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中所示是一件清代黄杨木雕“深山隐居图”摆件,长26.5厘米,宽13.8厘米,高17.6厘米。从雕刻情形看,正是山下一角,左边高高的山石嶙峋突兀,不规则地显出这是不甚高的山野,却极适合人居住。 你看,山下扎着的篱笆院,篱笆看起来既结实又紧凑,显示出主人是有心之人,他是决意要在山间隐居的。篱笆院门前,有木头搭建而成的架子,架子上缠绕有藤状植物,叶子肥大,宛如伞擎,架子上果实累累,到处都结着圆滚...
修葺一新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溧水石湫魏氏宗祠成为当地一个景点。记者段仁虎摄 由于年久失修,被誉为溧水乡间“木雕博物馆”的石湫镇魏氏宗祠年前已濒临倒塌。在上级文物等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下,去年8月,对魏氏宗祠的大规模修缮工作全面启动。经论证、规划、精心修复后,日前,焕然一新的魏氏宗祠穿越般再现古老的魏家乡村。为庆贺魏氏宗祠的成功修缮,连日来,魏家村民恢复起已熄灯了18年的魏家龙灯,以舞龙的形式,...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浙江省 编号:Ⅶ-43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东阳市 东阳木雕系因地缘关系而得名。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山多地少,旧时南北两江旱涝迭起,百姓为之所苦,被迫以手艺谋生。东阳木雕即是众多手艺中较为突出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浙江省 编号:Ⅶ-42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乐清市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与温州隔江相望。乐清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象阳镇后横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 乐清的黄杨木雕起于何时不能确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元至正年款的《铁拐...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浙江省 编号:Ⅶ-41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宁波市 宁波朱金漆木雕简称“朱金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宁海、镇海、鄞州等地。 宁波地区的髹漆工艺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而宁波朱金漆木雕则与汉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贴花艺术同源。至唐代,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广东省 编号:Ⅶ-40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潮州市 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装饰建筑、家具和祭祀器具。这项技艺主要流行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西都村,同时波及饶平、汕头、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梅县等县市和福建东南部沿海一带。 潮州木雕始于何时不得而知,现潮州开元寺天王...
牛腿、梁垫、琴枋、门窗、花板……昨天,这些最具代表的明清时期东阳古木雕作品,在西湖博物馆一层展厅集体亮相。 这次西湖博物馆的展览,叫“匠心筑梦——中国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东阳明清木雕展”。对于展览的名称,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解释道,这些木雕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门窗上,可以看到家规家训,还可以看到“忠、孝、节、义”等题材的年画。 据了解,本次展...
牛腿、梁垫、琴枋、门窗、花板……1月23日,这些最具代表的明清时期东阳古木雕作品,在西湖博物馆一层展厅集体亮相。 这次西湖博物馆的展览,叫“匠心筑梦——中国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东阳明清木雕展”。对于展览的名称,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解释道,这些木雕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门窗上,可以看到家规家训,还可以看到“忠、孝、节、义”等题材的年画。 据了解,...
从今天上午开始,如果你路过南山路就可以去西湖博物馆看“匠心筑梦——中国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东阳明清木雕展”了,此次展览以百余件最具代表性的明清时期东阳古木雕作品和西湖博物馆的馆藏年画为载体,以吉祥寓意喜迎新春,以家训故事借物励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展览包括于形立意——东阳木雕的纹饰和匠心独具——东阳木雕的工艺两大部分。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瑞草祥兽、戏文人物、家训家规、抽象博古等几大类...
据新华社报道,加拿大18日在渥太华举行隆重交接仪式,归还中国流失的两件文物和两件化石,其中一对古建筑木雕来自于云南。 加拿大归还中国文物 据了解,2015年1月,加文化遗产部联系中国驻加使馆,告知查扣了一对中国古建筑木雕。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确定这对木雕为19世纪中国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佛寺的建筑构件,请加方根据相关国际公约返还。 2016年12月,...
被加拿大查获的包括一对古建筑木构件及两件鱼化石在内的中国流失文物完璧归赵。向中方归还文物的交接仪式当地时间1月18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行。 2015年1月,加拿大文化遗产部联系中国驻加使馆,告知查扣了一对中国古建筑木雕。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确定该文物为19世纪中国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佛寺的建筑构件。中方遂请加方根据相关国际公约返还文物。2016年12月,加方完成了归还...
四季“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引发的热潮,让不少人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到古镇、古村欣赏古建筑。而古建筑当中一件件精美木雕的背后,一批匠人为恢复其精华元素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婺城区新狮街道沙溪村的余侠和便是这样的一个匠人,靠着手中的一把雕刀,帮助诸多古建筑重现当年的风采。如今他最希望的,就是让这门手艺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传承。 用技艺为保护古建筑做些事 余侠和从小腿脚不便,初...
清代金木雕家神龛。记者 杨晨 摄 过去在民间,走进一户人家的祠堂,最显眼的地方一定摆放着祭神祀祖的家神龛。史料记载,所谓家神龛一般用于陈设“天地君亲师”牌位,供家族成员祭拜,在民间俗称“香火”。 在这次重庆可移动文物普查中,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内就藏有这样一尊家神龛——清代金木雕家神龛。这尊家神龛图案结构复杂,雕刻工艺精湛,其用金之厚重,十分罕见。 神龛内部像一部民间文化故事集。 ...
这是一尊极为生动写实、栩栩如生的明代木雕罗汉像。罗汉双目平视,清澈明亮、宛若真人。面部丰润,面露微笑,给人庄重且又兼具柔和的慈眉善目之感。外披袈裟,服饰的线条柔和而流畅,衣褶等转折也处理的相当自然。双手怀抱一似虎似狮的动物,安详倚坐于岩石之上。 明代木雕以简洁、朴素、大方著称,该造像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特点,以圆雕技法雕琢而成,整体线条朴质大方,局部细节又不失细腻,就连衣纹的一皱一折,也清晰地表...
图为木雕妈祖和侍女。陈杰摄 9月1日,记者从福建霞浦松山天后行宫董事会获悉,“妈祖娘家”松山小渔村的一口百年古井里发现两尊木雕,分别为木雕妈祖和侍女。经有关专家初步鉴定,两尊木雕为清早期的文物。 霞浦县博物馆馆长吴春明介绍称,这两尊神像为清早期的作品,妈祖神像高25cm,侍女高18cm,以金丝楠木为材质,雕工精细,目前在霞浦境内极为罕见。 据了解,发现这两尊神像的是松山村的村民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