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金(960—1234年) 高84厘米 菩萨头戴化佛宝冠,云髻高耸,发披两肩。面庞略方,弯眉秀眼,目光略向上仰望。上身袒露,颈佩项圈,斜贯帔帛,腰系长裙。
明清 1368—1911年 高77厘米 天人周身涂金,佩戴璎珞,下身着裙,裙摆与帔帛向上飘扬。
明 1368—1644年 高200厘米 菩萨双眉细长,目视下方,鼻梁高挺,樱桃小口,表情祥和。头戴花鬘冠,双肩搭有一条帔帛,右侧帔帛沿肩下垂,左侧帔帛则缠绕于臂上。另一条帔帛自右腋向上斜搭至左肩,在左肩下打结。右臂搭于右膝上,左手支撑在身体的左后方,一腿支起,另一腿下垂,呈游戏坐姿,这是水月观音像的典型坐姿。水月观音像源于唐代周昉所创作的水月观音像,通常观音菩萨坐水中石上,左腿垂下或盘...
宋 960—1368年 高160厘米 菩萨面相丰满圆润,细眉、直鼻、厚唇。身穿圆领上衣,左肩斜披帔帛,下身穿多褶长裙,立于莲花座上。此像身躯修长,体态健阔,神情沉静肃穆。
宋 (960—1279年) 高200厘米 菩萨头戴高花冠,面目清秀,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身披帔帛,帛带绕臂飘逸身边。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饰。菩萨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极富生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居神坛的神,而是可亲近、可交流的一位心灵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其信仰自3世...
宋 (960—1279年) 高109厘米 菩萨头戴花蔓冠, 冠表面贴金, 雕刻精美, 正面中间置阿弥陀佛。面相方圆丰满,长眉细眼,双目嵌宝珠。 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流行,但当时观音菩萨的冠上没有化佛。隋代以后,头冠上带有化佛的观音菩萨像出现,成为此后观音菩萨的 重要特征。
日前,中国湿地博物馆“雕花不凋”——中国传统木雕花板风物展开幕,来自中国各地的木雕花板老物件“汇聚一堂”,娓娓道来一段尘封许久的民俗生活故事。 本次展览共展出木雕花板、拓片及文创衍生品300余件,均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王昕老师的收藏、创作与设计。 木雕花板简称“花板”,它在中国传统建筑、家具、陈设中,是一种用来插嵌和加固的构件。说来陌生,实则不然,或许你在外婆家里的雕花床上就见过它...
3月30日,“缘木问道——黄小明木雕艺术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2016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木雕创作者黄小明携众多东阳木雕匠心之作亮相现场。 据悉,本次“黄小明东阳木雕艺术精品展” 是浙江省博物馆重点推出的“中国工艺美术系列特展”中的第三场展览,集中展出了黄小明创作的木雕挂屏...
潮阳金漆木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潮阳县志》记载:“潮阳金漆木雕,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邑内官宦、商贾及富有人家,崇尚雕梁画栋,其艺精巧,富丽堂堂。清末,潮阳关埠下底人黄武贤,跟随左宗棠平息新疆叛乱有功,被朝廷加封为云南提督。黄武贤曾以潮阳金漆木雕《福禄寿三星图》奉献慈禧太后,慈禧爱不释手,连称“广南人杰艺精”,后当国宝收藏于故宫。建国后,潮阳金漆木雕有了新的发展。1959年,县有关部门...
木雕是人们喜爱、收藏的艺术品项之一,它是由木器的装饰、装潢而发展出来的。木雕在中国工艺美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从一件件或大或小的木雕中,人们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的由材质、工艺展现出的立体之美与手艺之巧,以及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 檀香木双面镂空雕松鹤延年团扇摆件 目前,市场上的当代木雕艺术品价格偏低。虽然木雕艺术品制作时间长,设计创作功底要求高,但是由于国人认同度还不够,所以价格相对其他...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瓷器,一直被认为是青花瓷器烧造历史中十分杰出的作品。此朝的青花器在造型上有许多的变化,常见的计有碗、盘、执壶、扁壶、花浇、梅瓶、高足碗、高足杯、葫芦瓶、梨形壶、天球瓶、僧帽壶等类别,除此之外,偶尔也可以看到烛台或大汤匙的产品。 图片中的宣德“青花番莲梵文汤匙”,是宣德窑瓷器中相当特别的一件作品,大杓全长33.5厘米,杓身最宽处为8.8厘米,其内部写满了“然札”体式的梵...
1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在一个柚木和花梨木组成的落地屏风上,雕刻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以及莫斯科河,河面大桥上是疾驰的中国高铁。画面四周花团锦簇,树木繁盛。 这幅作品的文字介绍写着:“一带一路”倡议为拓展中俄大项目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品表达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俄众多战略性项目合作蓬勃开展的祝颂之意。 28日,主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丝路...
过去在民间,走进一户人家的祠堂,最显眼的地方一定摆放着祭神祀祖的家神龛。史料记载,所谓家神龛一般用于陈设“天地君亲师”牌位,供家族成员祭拜,在民间俗称“香火”。 在这次重庆可移动文物普查中,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内就藏有这样一尊家神龛——清代金木雕家神龛。这尊家神龛图案结构复杂,雕刻工艺精湛,其用金之厚重,十分罕见。 神龛内部像一部民间文化故事集。 这尊清代金木雕家神龛是上世纪90年...
福州民间木雕历史悠久,明清近代以来,名家辈出,木雕作品多而精,与浙江东阳、广东潮州同为中国木雕三大产区。清末民国初,逐渐形成了象园、大坂、雁塔三支不同风格的民间木雕流派,各有所长。 闽侯县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龙眼木圆雕弥勒佛像。这件木雕作品通高60.5厘米,座高10厘米,宽55.6厘米,厚36.3厘米。底座与雕像皆为龙眼木雕成,呈现龙眼木自然的红棕色。底为荷叶形,底下有四个云头足。弥勒佛右腿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