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让市民领略福建金漆木雕的雕刻之精和艺术之美,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武汉博物馆与福建民俗博物馆合作推出“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展览分为福建金漆木雕的历史概况、制作工艺、生活中的应用、纹饰及内涵四部分,展示了福建金漆木雕的渊源与发展,构图、雕刻技法及髹漆贴金工艺,和福建金漆木雕中的儒家文化思想等内容。展览共展出百余件清代金漆木雕精品,涵盖了香炉、烛台、寿屏、楹联、人物雕像等种类。展览不仅...
缩小版的金丝楠木文昌阁、等比例的紫光檀木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木雕,历史悠久,自汉代起,扬州木雕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制作水平。扬州木雕日前新推出一系列的木雕文创产品,传统的手工艺与创意融合,让非遗传统文化更接地气。 木雕文昌阁,精湛! 采用传统古建筑榫卯结构 上万个零部件相互拼接 文昌阁,扬州地标建筑。扬州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因是扬州府学...
在溧水石湫,隐藏着一座建于清代的老祠堂——魏氏宗祠。这座对普通南京人来说鲜为人知,却在文物爱好者圈子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古建筑,被誉为溧水乡间的“木雕博物馆”、溧水最美的祠堂。可惜的是,魏氏宗祠长期以来缺乏保护,屋顶破损、垃圾遍地,保护状况堪忧。记者日前从南京市文广新局了解到,魏氏宗祠即将启动维修。 大门两侧有八字影壁气派不凡 “主题南京”微学术创作小组是一个在网上非常活跃的文物寻访...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
现在的古玩市场可以看到明清两代的建筑木构件上的木雕装饰、家具的雕刻等等。尤其是清代,木雕技术达到了高峰,许多木雕工艺品作坊还从民间走向官办,并相继形成地方色彩鲜明的民间木雕流派。其中浙江东阳、福建福州、广东潮州被称为我国木雕三大产地。 木雕系雕塑艺术之一,常用材料有楠木、樟木、黄杨木、紫檀、龙眼木、红木、梨木、椴木、桑树根等。雕刻内容山水泉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以及民间传说、...
徽州木雕独特的取材和雕刻手法是其区别于中国各地木雕的标志。 在古代,徽州地区由于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木雕通常选用当地所产的质地细腻、纹理清晰、材质柔软、易于雕刻的木材,常见的如松木、杉木、梓木、樟木、柏木、银杏树等亚硬木或软木。徽州木雕对材质没有过分的讲究,却很注重画面的题材和工艺的精美,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徽州木雕雕刻刀法很考究。因此,一把优质的雕刀就是基本工具。木雕所采用的刀具形状...
两百件具有湖湘特色的明清木雕版26日亮相湖南长沙大麓珍宝古玩城,集中展示了明清湖湘木雕艺术文化精华。 此次湖湘古代木雕精品展是湖南省第15届全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的重要展出内容之一,分为“木雕上的湘人”、“湘南古代木雕”、“湘北古代木雕”、“湘东古代木雕”、“湘西古代木雕”及“湖湘古代木雕造像”等六个部分,生动、全面地呈现了古代湖湘木雕文化。 据湖湘古代木雕收藏家赵雄介绍,自古以来,木雕就为官...
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左)向澳大利亚友好人士克雷格·戴尔先生和夫人玛丽·戴尔女士颁发捐赠赠书 至少拥有600年历史的中国文物“九龙木雕” 据侨联之友新媒体群报道, 3月1日上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文物“九龙木雕”回归捐赠仪式。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官员、中国各大媒体代表以及侨联之友成员等近百人将出席仪式。 经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澳中商业峰会主席杨东东推荐和多方联系...
在东阳,有一个神奇的课堂特别受人欢迎: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儿园娃娃,大家都爱听;每堂课招收30人,但每次报名都超过百人。 这个课堂叫“非遗学堂”,由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东阳中国木雕城主办。每周六上午,由东阳市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通过讲解、现场体验等方式,让更多市民了解非遗知识。 从面塑到茶文化,作为东阳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习地,木雕城非遗学堂已成功举办10场,先后接待...
图为展出的大红漆木雕子母猴。记者 冯芃摄 西汉的木雕长臂猿、明清的猴子玉饰、民国的猴子石雕、当代的“美猴王”泥人……昨天,“如意猴”展在南博特展馆开幕,80多件猴文物新春贺岁迎猴年。 展品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的“木雕长臂猿”。策展人、南博陈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胡卫民介绍,这本是车马上的部件,汉代人巧妙地将这个零件设计成“长臂猿”造型,长约20厘米,造型生动可爱。“过去车马部件往...
吴小刚 文官 吴小刚,万缘堂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博物馆,湖北黄梅五祖寺文化保护中心秘书长。二十年来矢志不渝收集各类木雕造像近千件,并著书立说,开博物馆,致力于推广木雕造像的鉴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造像,属宗教范围,非宗教的泥塑、木雕、金铜像等都不能称之为造像。木雕造像作为造像中的一类,它因宗教而生,随着宗教、人们的信仰,被一尊尊地塑造、供奉,化身为信仰的具现,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 木雕...
昨日,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广州木雕神楼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再次展出(见图,郑迅 摄),这离上次展出已有半个世纪。这座金光闪闪的木雕神楼将持续展至2016年6月28日,向观众述说经历百年的故事。 今年10月,该馆在文物仓库中整理出一批木构件,这批木构件包括木框架若干、带彩绘的木板10余块、带金漆木雕的屏门12扇和长约4.2米的长条形木箱子8个。屏门上的金漆木雕非常精美,保存完好。木板上的彩绘内容为人...
江西省乐平市自古以来民间戏曲文化浓郁,境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戏台412座,有“赣剧之乡”、“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誉,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古戏台制造已在乐平市形成小规模行业,涌现出一批年轻的90后精于木雕技艺的手工匠。11月10日,记者走进乐平,探访古戏台制作的木雕技艺,走近这批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昊阳摄
木雕产品的仿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仿古后假冒古董木雕;另一种是以假乱真,以一般材质假冒名贵木材。想要生得火眼金睛辨别真伪其实也不难,只要多加观察便能识别“李逵”与“李鬼”。 为了达到古色古香的效果,木雕的仿古技术发展至今已大有“成就”,但也为不少不法商人牟取暴利奠定了基础,将仿古木雕当做古董出售的比比皆是,那该如何区分新老木雕呢? 新木雕仿旧,雕法大部分粗劣生硬,刀功没有变化。众多人物一副面相,...
9月18日,2015年缙云县“美丽非遗”专家讲座暨根雕木雕作品展在缙云博物馆隆重开幕。4位省非遗专家来缙云授课,全县有70余名根雕木雕行业人员、文保员及业余爱好者参加讲座,共展出根雕木雕精品200余件。 本次展览由缙云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出版局联合主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县博物馆、丽水市(缙云)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传承基地承办。 专家讲座于9月18至19日举行,为期2天,特邀高而颐(原浙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