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探秘中国木雕博物馆二】全力以赴建好中国木雕博物馆——访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 日前,记者走进陆光正大师工作室。大师与他的工作团队正在商议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一座围廊式牌坊的施工方案,这座高大的牌坊将建在中国木雕博物馆与会展中心之间。 陆光正说,这座牌坊以百子、百工为主要装饰纹样,上面将悬挂“世界木雕之都”牌匾,大气壮观,将成为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主要景观。 ...
徐朝兴大师捐赠的龙泉青瓷《哥弟混合三环瓶》李婷婷摄 虞定良大师捐赠的作品《珠穆朗玛》李婷婷摄 无数的目光投向一个个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28日,在浙江东阳的中国木雕博物馆一楼文化长廊内,28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了众人焦点。 记者获悉,这28位大师以及2位广厦学院的毕业学子,将把他们精心创作的艺术精品一同捐赠给中国木雕博物馆永久收藏。 ...
白马藏族是居住在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一带的古老民族,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偏僻险阻,所以保留了相对独特原始的民族文化。白马藏族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傩舞表演,以祭祀神灵,驱鬼除邪,祈求新年吉祥平安。他们的民族傩舞分为“池哥昼”和“麻昼”两种基本形式,表演者身穿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头戴傩面具,随强烈的锣鼓节奏迈步挥舞法器进行表演。尤其以头上佩带的木雕傩面具最具有民族特色,雕刻与彩绘图案相结合,造型奇特...
今天上午,“走运河,看青奥——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来到淮安市博物馆。该馆陈列的战国时期的文物,让人不由惊叹古人制造工艺之精湛。 淮安市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馆藏文物丰富,分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钱币、书画等诸多门类。1978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刻纹青铜器、青铜马车饰件、双囱原始瓷带盖熏炉等战国重器;2004年运河村战国墓出土的木雕鼓车;徐伯璞先生1984年捐赠的近现代名家书画为馆...
清·黄杨木雕仿古松树小摆件 俗话说“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木雕因其材料的珍贵性及独特性,加之木雕艺人运用纯熟多样的技法使其造型精巧细致、线条流畅自然无斧凿痕迹,因此具有极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扬州博物馆馆藏的“清代黄杨木雕仿古松树小摆件”为不规则长方形状,厚度为2.2cm。其采用双面镂透雕技法雕琢出金钱松苍古的树干表层形象一截,并以此为背景,又浮雕出一根遒劲的松枝,用深刻技法表现出团簇的松针...
淮安市博物馆展品 淮安市博物馆展品 8月14日上午,“走运河,看青奥——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来到淮安市博物馆。该馆陈列的战国时期的文物,让人不由惊叹古人制造工艺之精湛。 淮安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馆藏文物丰富,分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钱币、书画等诸多门类。其中,其中尤以1978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刻纹青铜器、青铜马车饰件、双囱原始瓷带盖熏炉等战国重器;2004年运河...
沉香木雕香山九老 乾隆六年(1741年)十一月十日,紫禁城慈宁宫旁造办处的牙作里,一名牙匠愁眉紧锁,正盯着桌子上的一块沉香木出神。他叫杨维占,广东人,四年前因为雕刻象牙的手艺精湛,被粤海关监督郑伍赛看中,亲自派人送到京城。 临行前,郑大人反复叮嘱,在内务府当差凡事要格外小心,不能有一点差错。内务府牙作里的牙雕匠人主要来自江南,这一去不仅关乎自己的前程也牵连着广东牙匠的声誉,不能丢了手艺。...
祥云造型的房檐 梁柱下的灵狮雕像,虽然有些受损,但依然栩栩如生 鎏金的木雕像,散发出浓浓古意 作为中华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路天后宫承载着海口老城区不可割断的文脉。2000年6月15日,海南省海口市政府将天后宫遗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2月,曾一度是私人店铺仓库的天后宫,产权正式归属市文体局,随后启动修缮工程。2013...
“玄天上帝”木雕神像 对漳州芗城塔后村的村民来说,今天是“玄天上帝”回家的好日子。原来,该村笃厚武当宫的“玄天上帝”木雕神像,意外失踪了数十天。 神像不翼而飞,22天后归位 据了解,漳州笃厚武当宫,始建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分香遍布闽台和海外50余处,是东南沿海供奉玄天上帝历史较长、级别较高、影响较广的祖宫。而在5月14日中午,“玄天上帝”神像,不翼而飞。 监控显示,当天下午1时...
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印度、菲律宾、马来半岛、泰国,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入水即沉,我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紫檀主要分为大叶紫檀和小叶紫檀;大叶紫檀蔷薇木: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紫褐色,褐纹较宽,脉管纹粗且直,打磨后有明显脉管纹棕眼。小叶紫檀紫檀木,俗称小叶檀;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汉代木雕展在该馆官网开展,网民足不出户、轻点网页即可观赏到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群的精美木雕,受到了广大文物爱好者的热捧。 据介绍,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遗址因20世纪出土的“王杖十简”“仪礼简”“王杖诏书令”等国宝级文物而著称,经1956年、1959年、1972年、1981年先后4次发掘,共清理西汉至东汉晚期墓葬72座,出土木简近500枚,其他文物1000多件,其中最有特色...
近日,省博物馆馆藏汉代木雕展在该馆官网开展,网民足不出户、轻点网页即可观赏到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群的精美木雕,获得了广大文物爱好者的热捧。 据介绍,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遗址因20世纪出土的“王杖十简”“仪礼简”“王杖诏书令”等国宝级文物而著称,经1956年、1959年、1972年、1981年先后4次发掘,共清理西汉至东汉晚期墓葬72座,出土木简近500枚,其他文物1000多件,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汉代...
康熙年间京作官造阿难尊者木雕像 “第一眼在网上看到图片,就被木雕像阿难的眼神、气韵给彻底征服了!一询价,天价!无力请入!犹豫了三个月,忍痛用当下最热门的浅绛彩开山鼻祖程门的瓷板加其他一些小东西变现后,终于将佛像从广东请回宁波!”近日,雅昌艺术网论坛上一则帖子引起全国两百多位藏友的热议。发帖的“楼主”是一位宁波资深藏友“清轩”,众人议论的焦点就是他收藏的一尊清代康熙年间的京作官造阿难尊者木雕佛像。 ...
为了充分调动文化交流积极性,发挥博物馆桥梁作用,加强馆际交流合作,由福建民俗博物馆和三明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木影流光——福建木雕展”日前在三明市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4年1月6日,共展出100余件木刻精品,充分展示了福建木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木影流光——福建木雕展”是...
“木雕巧男”刘金泉介绍自己制作的乞巧作品。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黄埔乞巧节即将在8月初开幕。昨日,记者探访了黄埔区夏园社区、茅岗村的知名巧哥、巧姐。 其中,“木雕巧男”巧哥刘金泉今年新制作的古庙、山水等作品得到了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关注,其中还有两组作品被即将开馆的广州乞巧博物馆收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