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坐落着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遗址,这就是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的元上都遗址。它是十三世纪中叶忽必烈汗在中国北方草原建立的城池,是世纪历史上最大帝国元朝的夏都。 2012年6月29日下午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30处世界文...
[摘要]日前,我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经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审议,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宣告诞生。“申遗”绝非易事,在中国乃至世界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元上都为何能够脱颖而出,一举闯过“申遗”大关?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融合的典范 ——元上都遗址成功“申遗”揭秘 ...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除举世闻名的元大都外,称雄欧亚大陆的元帝国还有着另外一座首都——元上都。不同于元大都这样一座世界性都市,元上都表现出的是一种离宫式的都城,与元大都在功能上有明显不同。 元大都与元上都均为汉人刘秉忠涉及而成。尽管出自同一人之手,城市规划却明...
“忽必烈汗在上都,敕令修建一座,堂皇的离宫别苑。附近的神圣之河阿尔甫,水流急湍,流经峡谷千千万,注入不见天日的深渊……”这首由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创作的《忽必烈汗》曾向世界描绘了元帝国首都的富饶景象。如今,元上都这座在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的都城遗址又一次进入世界人民的眼中。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
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和元上都遗址未来保护与发展座谈会日前在内蒙古正蓝旗召开。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方宁及其率领的专家组成员,内蒙古文史研究馆、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相关领导等出席座谈会。 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遗址。遗址总面积9.3万平方米,共有59个遗址单位,是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蓝旗元上都遗址是13至14世纪亚洲北方...
7月23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文物局副局长任进奇告诉记者,按照《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内蒙古在原有元上都遗址石质标识的基础上,增刻了教科文组织徽志和世界遗产标志。 任进奇介绍到,6月29日22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决定,将元上都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此按照《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凡世界遗产均应...
2012年6月29日,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内蒙古自治区世界遗产实现“零”的突破。中国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最新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42处世界遗产。日前,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委向水利厅发来感谢信,感谢水利厅为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的重要贡献。 近年来,内蒙古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按照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水利厅主要负责元上都金...
从俄罗斯回来、“还没有倒过来时差”的任进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元上都遗址帮忙。 “回来了?恭喜恭喜!”进入遗址区,一位蒙古族同事满脸笑容地迎面走来,和任进奇打着招呼。 “同喜同...
盛夏时节,位于北京正北约300公里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深处,刚刚申遗成功的元上都遗址凉风习习,绿草如茵,正式对外开放。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公元1260年,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燕京(今北京城)建立元大都后,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为元王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 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看到6月29日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聚焦元上都申遗》一文,说的是中国元上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事。仔细阅读,却发现遗忘了一个重要的名字——刘秉忠。 该文说:“历史学者们说,元上都是世界的。”“在13至14世纪时期,许多影响世界和中国的重大事件发生在上都,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1260年,忽必烈在上都登基。四月,在上都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一直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