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配合元朝夏都——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历时三年,目前暂告结束。 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4支考古队,奔赴元上都遗址,开展元上都遗址2011年度考古发掘,对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和穆清阁等4处遗址进行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正蓝旗草原,距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今北京城建立元大...
昨日,记者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了解到,第三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将于7月18~22日在正蓝旗上都镇举办。自2008年以来,正蓝旗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荣获全国民俗类十大节庆奖和中国十大民俗类节庆金手指奖,成为内蒙古草原影响较大的节庆活动之一。 正蓝旗今年的文化旅游节与以往相比,具有规模大、形式新和内容多等特点,并首次将牧民专场文艺表演纳入活动范围。活动...
子午线中轴线 制图/田凤 不久前,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将中轴线历史建筑群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申遗工作,使得中轴线文化再一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提到北京中轴线,一位叫夔中羽的老学者曾在七八年前曝过一场“公案”,但对其中细节,知道的读者并不多。 皇帝龙椅不能歪,中轴线原本应该沿着子午线指向正南正北 如果要问,北京中轴线的...
为配合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0年对元上都遗址继续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首先,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通过勘探,对全面了解遗址建筑布局、分布数量、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等,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对元上都遗址的外城城墙、宫城御天门和穆清阁的考古发掘,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址内涵的认识。其一,经过对外城墙与道路交汇处发掘,了解了城墙的结构与...
16日,记者从正蓝旗文体局了解到,正蓝旗将于7月份举办第三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 第三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内容包括察哈尔宫廷奶食节、“元都杯”搏克大奖赛、赛马、射箭、蒙古象棋比赛、“贵由赤”长跑赛、金莲川赏花节、元上都草原自驾游、元上都草原越野挑战赛、元上都摄影采风...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元上都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元上都申遗总指挥部总指挥刘新乐主持召开的元上都申遗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文物局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已获准通过。 据介绍,去年元上都申遗工作在经费投入、博物馆立项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完成了《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编制和各项附属文件的汇总、翻译、印刷。今年初,英文版的《元上都...
[提要]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安泳鍀表示:“让各族各界人士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感受元上都的伟大价值,并通过签名来表达支持元上都申遗的意愿。来自美国的乔纳森是内蒙古博物院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说:“我在中国工作多年了,对于草原民族文化很感兴趣,祝愿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 5月18日上午,中国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万人签名主题活动&...
3月4日,自治区元上都申遗总指挥部召开工作会议。会上通报了2010年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2011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主持会议。 2010年,按照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元上都申遗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编制和各项附属文件的汇总、翻译、印刷工作,开展了对元上都外城、皇城、宫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对元上都遗...
元上都遗址 记者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的元上都申遗指挥部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影像资料片定型,整个申遗工作国内程序基本完成,已转入国际程序。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安泳锝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国家和自治区各部门配合、特别是上亿元的资金保障下,元上都申遗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英文版《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图版、影像片等附属文件,已由...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消息,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遗址——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日前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名元上都遗址申报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元上都申遗的各项准备工作,将在2011年7月之前全面完成。 据介绍,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考察、投票的程序规定,在2011年2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近日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名元上都遗址申报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正蓝旗草原,距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今天的北京建立元大都后,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为元王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13、14世纪,元上都曾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技中心,被称为“世界的心脏...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申遗办公室的消息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拨付4000万元专款用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元朝夏都--上都遗址的维护、考古和展示。 这笔资金从今年11月开始陆续拨付,其中,绝大部分资金用于元上都本体的保护,一小部分资金用于宣传等工作。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正蓝旗草原,是世界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为数不多的几座都城之一,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12...
元上都遗址 2010年元上都遗址田野考古于11月13日结束,之后转入室内整理工作。年内主要对御天门翁城、穆清阁东踏道及东阙台、外城西城墙、御道等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部分建筑构件、瓷片、抛石等。室内整理工作主要包括清洗陶瓷片、修复器物,统计、登记、汇总后进行绘图。目前,清洗修复及统计汇总工作基本结束,绘图工作预计12月中旬全部完成。 相关链接 遗址简介 元上都遗址在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
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意见》,将元上都遗址列为我国2012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目前,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在按照计划顺利开展。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燕京(今北京城)建立元大都后,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为元王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历经11帝100余年。 元上都是世界草原游...
近日,经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确认,内蒙古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我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前列,排名由原来的第十二名提前至第五名。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这里曾经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即位之地。此后,一百年间,元朝先后有6位皇帝从这里登基就位。元上都当时曾与巴黎、罗马等大都市闻名于世,在欧洲享有广泛影响。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多年侨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