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旗委宣传部获悉:当日起,位于该旗境内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遗址,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亦是中国大元王朝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介绍,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17日对外通报,目前内蒙古正在开展《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起草工作,正在进一步细致地修改条例,计划于10月底改毕,正式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核。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伦县境内,1996年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内蒙古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内蒙古文...
元上都遗址作为自治区优先建设的14个特色品牌旅游景区之一,日前正在全面加强建设,力争年内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年内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该旗在北京召开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讨论会和专家咨询会,确立了以元上都文物保护为前提,以元上都遗址为核心,通过建设元上都遗址及博物馆区域性旅游开发项目带动草原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目前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纲已编制完成,元上都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是内蒙古首个世界遗产,因其“更名”再次引世人瞩目。1日,内蒙古文化厅对外发布消息称,该遗址已从过去所称的“元上都文物事业管理局”更名为现在的“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 消息指,经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第一次会议研究,蜚声中外的元上都遗址文物事业管理局,已正式更名为锡林郭勒盟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为隶属于锡林郭勒盟文化局的副处级事业单...
内蒙古正蓝旗旗委宣传部3月5日消息称,正蓝旗旗委宣传部、外宣办日前向锡盟委宣传部、锡盟商务局推荐了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展示项目元上都遗址,届时元上都遗址将作为锡盟唯一一项展示项目在米兰世博会上进行宣传。 据悉,目前,正蓝旗已向锡盟报送了视频资料《元上都遗址》中英文申遗片、正蓝旗形象片《美在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图片及正蓝旗、元上都遗址简介。同时作为同世界杯、奥运会共称为全球三大盛会的世博会,...
中国文物网讯 8月8日,为期一个月的“丝路蓝光——首届中国元上都元青花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博物馆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藏家、专家、学者150多人,齐聚元上都,共同见证“元青花回上都”的盛况。 开幕式上嘉宾云集 来自海内外的嘉宾、藏家、学者、参观者 此次展会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内蒙古正蓝旗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支持,中...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对外发布,内蒙古考古专家近期在元上都遗址有新发现:棕毛殿、关厢、皇家粮仓的位置得到确认,这为深入研究该处遗址提供了新的史料。 考古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元上都遗址皇城的西北角到外城西墙之间有一条土墙遗迹,把外城西部与外城北部隔开,西部有建筑与街道遗迹。因此,专家们认为元上都北部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元代称为北苑。文物处处长王大方说,当时这里是皇家豢养珍禽异...
记者13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文物管理处了解到,考古专家经实地考察和史料研究,近日确认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的棕毛殿、关厢和皇家粮仓等遗址的位置,为进一步探索这处著名的草原都城遗址奥秘提供了新的材料。 内蒙古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处长王大方13日接受采访时说,考古人员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元上都遗址皇城的西北角到外城西墙之间有一条土墙遗迹,把外城西部与外城北部隔开,西部有建筑与街道遗迹,而北部被专家普遍...
昨日,记者从内蒙古文化厅获悉,内蒙古文物考古学者在中国元代都城遗址元上都新发现多处重要遗址,其中有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培植奇花异草、举行射猎活动的地方—北苑以及元上都皇家粮仓。 “元上都北部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元代称为北苑。”考古学者在元上都外城北部与西部之间,发现从皇城的西北角到外城西墙之间有一条土墙遗迹,把外城西部与外城北部隔开。 据介绍,北苑是皇家豢养珍禽...
“首届中国‘元上都’元青花精品展及学术研讨会” 组 委 会 公 告 为了弘扬蒙元文化,推进元代古瓷的研究与学术交流,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包商银行、北京华萃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首届中国‘元上都’元青花精品展及学术研讨会”。“元青花精品展”恰逢元上都旅游文化节隆重举办期间,海内外的嘉宾、贵客、旅游爱好者必将怀着虔诚之意聚会于此...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9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内蒙古考古学者最近在举世闻名的元上都遗址新发现多处“皇家遗址”。 王大方受访时认为,内蒙古文物考古学者继承了中国蒙元史学界重视金石之学的优良传统,运用现代考古学方法,在元上都遗址发掘、整理蒙元时期的碑刻,丰富了蒙元时期北方草原地区的历史,为蒙元时期金石考古、古籍整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消息称,内蒙古考古学者在元上都外城北部与...
世界文化遗产内蒙古元上都遗址,由于建在地势开阔的大草原之上,元末废弃之后未经人为扰动,地下文物埋藏异常丰富。目前,内蒙古文物工作者在这里出土大量元代珍贵文物。 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元上都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建筑构件、石雕制品、瓷器、陶器、钱币、金银器等珍贵文物。其中,建筑构件主要有柱础、魑首、鸱吻、瓦当等,石雕制品有大理石盘龙纹石柱、石雕人像、龟趺、石棺等。 出土的瓷器主要有...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金莲川草原上,坐落着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遗址,这就是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的元上都遗址。它是十三世纪中叶忽必烈汗在中国北方草原建立的城池,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朝的夏都。 2012年6月29日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