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4日,剑桥大学官网刊登消息称,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东南部挖掘出300个史前时期的黏土块,或许是人们使用文字前,用于记录贸易活动及信息的工具。 这些细小的黏土块形状各异,都是简单的几何形状,有的是三角形或圆形,有的呈圆柱形。除黏土块外,考古学家还在当地挖掘出了一些楔形文字泥板。经研究,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黏土块很可能是史前时期最基础的记账方式。不同黏土块代表谷物、山羊、牛等粮食和牲畜,有...
昨天,记者获悉,经过3个月的改装,嘉兴博物馆的“禾兴之源——嘉兴的史前文化”陈列展览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改装后的展览以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视角对嘉兴史前文化做了全面的展示和解读。 据了解,此次展览以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四大文化为主线,以更多的文字内容、更多的器物展示、更多的场景复原向观众传达更多的嘉兴史前文化信息。同时,近几年的考古新发现成果也有了展示空间,包括2009年马家浜遗址第...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有关方面获悉,陕西考古人员在对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距今4000年前的房屋遗址和墓葬群。 新发掘的地点在石峁城址内城韩家圪旦的一处山峁上,与石峁城址之宫殿区——皇城台隔沟相望。4月份以来,考古人员先后清理出房址19座、墓葬24座。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队队长邵晶介绍,这里早期是一片居址,晚期则变成一片墓地。墓地规模比较大,一般的墓葬都有壁龛,有殉...
陕西省考古人员近日在对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距今4000年前的房屋遗址和墓葬群,这一重要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石峁城址性质及人类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新发掘的地点在石峁城址内城韩家圪旦的一处山峁上,与石峁城址之宫殿区——皇城台隔沟相望。4月份以来,考古人员先后清理出房址19座、墓葬24座并出土了一批时代特征鲜明,地域特点明确的陶器、石骨器。 省考古研究院石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孙周勇1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当地考古人员目前已完成对中国史前规模最大城址石峁遗址外城东门的考古发掘。在石峁遗址内发现的20余件玉器,其年代被确定为龙山晚期至夏代之间。 距今约有4000年的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北部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北距长城10公里。1976年首次被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
经过3年的考古发掘,日前,陕西考古人员完成了对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外城东门的考古发掘,遗址内发现的玉器,被证明属于龙山晚期到夏代之间。这也是陕西首次大量出土史前玉器。 石峁遗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距今有4000多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遗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台三部分构成。2011年起,考古人员对外城东门遗址区域进行发掘,出土了玉器,石器,壁画,陶器等遗物,出土的二十多件玉器,大部...
说起红山文化,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说到中国第一玉雕龙和玉猪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精美之作——红山玉器,从文化到收藏都充满神秘色彩,今天就随中国文物网一起揭开红山玉器的神秘面纱。
记者近日从宁夏水洞沟景区了解到,6、7两月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考古所专家,对我国著名的史前文明遗址水洞沟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 宁夏水洞沟遗址距银川市19公里,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
记者8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江西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发掘出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重要遗存,并在遗址下层发现有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具,年代应与夏代晚期相接近。 专家认为,这对于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青铜器冶炼史或被前推至夏代。 荞麦岭商代遗址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发掘。经初步钻探,其分布范围约5万平方米,此次发掘考古面积为2000平方米。目前已发...
在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有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那便是西辽河上游古代文明曙光最早升起的地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在这里,燕山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汇,老哈河、孟克河、叫来河纵贯南北,平原、丘陵、沙漠等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老的农业文明。 5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史前考古研究基地在敖汉揭牌。近半个世纪以来,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大甸子墓地考古发掘到...
5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史前考古研究基地揭牌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考古纪录片《敖汉旱作农业探源》首播式及敖汉史前文化研究会成立筹备会议、敖汉史前农业考古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在赤峰市敖汉旗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王巍,北京大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韩国仁荷大学、天津大学等专家教授50多人参加。 敖汉旗是全国闻名...
近日,英国康沃尔郡的一对夫妇在观看电视纪录片《发现埃及之人》(TheManWhoDiscoveredEgypt)并了解了有关埃及考古学家先驱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Petrie)的事迹后,致电伦敦大学学院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UCLPetrieMuseumofEgyptianArchaeology)称在其家中车库内发现了古埃及破损陶罐。该小型黑色罐口器皿高约15厘米,带有泛黄色标签,多年...
基本信息: 作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12 印次:1 ISBN:9787501038596 内容简介: 本书对南阳盆地百合流域的各个遗址的遗址概况、遗址堆积概况、地表采集遗物及存在问题作了详细表述及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邓州市 一 房山遗址 二 郭庄遗址 三...
刘景芝,女,1951年11月出生,北京人,汉族。1975年8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主持发掘的山西朔州南磨细石器遗址,曾荣获国家文物局1994-1995年度田野考古三等奖。 发表成果: 专著 《华...
叶茂林,男,1959年10月生于成都市,籍贯四川南充,汉族,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研究所甘青考古工作队队长。 1966~1976年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川化厂子弟学校读小学和中学,1976年高中毕业到四川金堂县农村插队,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学习,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市文物局,随即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先后在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史前考古研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