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2日,甘肃定西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开园。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千余件珍贵的彩陶、玉器亮相,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观赏。图为市民对玉器拍照留念。徐雪摄 9月12日,甘肃定西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开园仪式暨《华豫之门》走进定西文化交流活动在当地举行。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千余件珍贵彩陶、玉器亮相,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观赏。 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美萍介绍,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
【解说】古朴的马家窑陶器、温润的齐家玉器以及耀眼的草原文化金器使得甘肃定西拥有了千年文化的灌溉,让它成为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黄河文明发祥地之一。 9月12至15日,甘肃定西市举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开园活动。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千余件珍贵彩陶、玉器亮相,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收藏者及其爱好者500多人前来参观。 【同期】定西马家窑研究会副会长郑军 甘肃定西是马家窑的发源地,这几年来...
目前,考古学家在英国境内发现“2号史前巨石阵”,巨石高度达4.5米,其中1米埋在地下,其历史可追溯至4500年前。 据国外媒体报道,数百年以来,英国史前巨石阵令考古学家和参观者着迷,目前,最新考古研究显示,或许史前巨石阵并不神秘,近期在距离史前巨石阵仅1.6公里处又发现“2号史前巨石阵”结构。 这些独特的巨石阵的历史已超过4500年,考古学家在遗址处发现90多个巨石,石体掩埋在地下1米深,必须...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世界上最有名的面具当属出土于埃及帝王谷公元前14世纪的小法老图坦卡蒙墓穴中的黄金面具了。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以其自身的精美和共出的大量宝藏还有神秘 的“图坦卡蒙的诅咒” 让全世界为之震撼。世界上著名...
连日来,由东南考古研究基地专家团队成员组成的调查组,在将乐县高唐镇的上坊村和邓坊村进行史前遗址实地调查。 调查组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博士及福建博物院、县博物馆等东南考古研究基地专家组成,于8月5日起,到将乐县开展史前遗址专项调查。调查组先后来到漠源、安仁等乡镇,采取群众走访、实地调查、布小探方进行试发掘等方式,开展史前遗址调查。 将乐县博物馆馆长郜华告诉记者,此次调查以对旧石器时代的洞...
8月22日,敖汉史前文化研究会成立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赤峰市文物局、辽宁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敖汉旗分布有4000多处古代遗址,史前文化璀璨辉煌,是小河西文化(距今8200多年)、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年至7400年)、赵宝沟文化(距今7200年至6400年)、红山文化(距今6700年至50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
发掘出土的碳化粟黍 8月22日,敖汉史前文化研究会成立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赤峰市文物局、辽宁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敖汉旗分布有4000多处古代遗址,史前文化璀璨辉煌,是小河西文化(距今8200多年)、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年至7400年)、赵宝沟文化(距今7200年至6400年)、红山文化(距今6700年至5000...
8月22日,内蒙古红山文化博物院揭牌仪式暨敖汉史前文化研究会成立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敖汉旗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敖汉旗全旗境内分布有4000余处古代遗址,史前文化自成序列,独树一帜,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的发掘命名地。这里还是红山文化分...
在中国史前时代,彩陶成为分布在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的仰韶文化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表典型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其彩陶技艺代表了中国史前艺术的伟大成就,并对周围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鱼纹、鸟纹、花瓣纹以及其他各种几何纹饰图案是如何形成的?仰韶文化的演变是否在这些彩陶技艺的变化中得到体现?仰韶文化与周围文化的关系是否在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与影响中有所反映?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
本周二(7 月 28 日),相关研究人员宣布一名 16 岁法国志愿考古学家在该国西南部发现了一颗约 560,000 年前成年人牙齿,堪称考古“重大发现”。据悉,这颗人齿化石发现于托塔维尔 (Tautavel) 村庄附近的阿拉戈 (Arago) 山洞中。约 50 年前,有关部门对这一世界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发现了 140 块属于 450,000 年前早期原始人类托塔维尔人的遗骨化石...
《华夏考古》2015年02期 【摘要】台湾原住民的来源、迁徙和扩散,在台湾的历史研究上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然而,受到研究方法和资料的局限,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有许多争议。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台湾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发现的聚落选址进行统计,主要统计其所处的地域和地貌,描述台湾原住民的迁徙和扩散,进而解释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几个时代的聚落分布的不同来解释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发展:(...
石峁城址外城东门及周边城墙鸟瞰(马面—北墩台—南墩台)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是一座距今已有4300余年历史的史前城防遗址。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遗址考古总领队孙周勇介绍,石峁遗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台3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是目前我国所发现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6月22日,考古专家在最新的一次石峁遗址考古过程中意外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2日向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位于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首次发现4000多年前的纺织物,说明北方至少4000多年前已懂得人工纺织。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服饰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城址,位于陕西省北部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北距长城10公里。1976年首次被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专家2012年在对石峁遗址的发掘中,在...
追溯绘画的渊源,首先会想到史前时期那些画在陶瓷上的纹饰。正是由于器表绘有精美的纹饰,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叫作彩陶。 这些彩陶制作的年代在大约距今3000年至5000年间。它们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陶瓷日用品,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彩陶纹有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