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7——28日,彩陶中国——纪念庙底沟遗址发现60周年暨首届中国史前彩陶学术研讨会在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全国文物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解读研究探讨庙底沟文化。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副所长陈星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市领导杨树平、赵海燕、王建勋、郭秀荣,市政府党组成员李庆红等出席开幕式。 庙底...
在日前落幕的“澳门史前黑沙遗址国际会议”上,一件4000余年前治玉“滚动轴承”被海内外30余位考古学者确认。 关于澳门黑沙遗址出土治玉用石质“滚动轴承”的最初研究和命名是由黑沙遗址发掘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中心教授邓聪率先完成,并逐渐在国内外史前考古领域中取得认可。 邓聪指出,在黑沙遗址先后两次发掘过程中出土的治玉用...
中美研究人员3日在《古生物分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中国新疆发现一种尚处于婴儿期的恐龙化石,研究表明这种恐龙生活在1.61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是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新型肉食恐龙。 研究人员已经将这种恐龙命名为敖闰,也就是《西游记》中的西海龙王。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詹姆斯·克拉克当天发表声明说,他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徐星等人2006年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彩湾发现...
蚌埠禹墟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近日在禹墟土壤标本浮选过程中发现大麦,这意味着,大禹所处年代就已经有大麦出现。 禹墟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吉怀向记者介绍,此前5次的考古发掘中,对于提取的土壤样品中已经碳化的颗粒,均送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进行比对。在之前的农业考古方面,科技考古中心曾发现了不同数量的史前小麦、水稻、黍、稷等,其中史前小麦是在淮河流域...
陕西神木石峁古城获选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它改变了以往对史前史的认识 石峁古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史前时期遗址,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 陕西神木县秃尾河北侧的山峁上,矗立着不少怪模样的黄色石头山陵,当地百姓倒是习以为常。这里临近山西、内蒙古,这些不知何时垒砌起的巨石,此前并未引起很多关注,史料文献也从未给...
桥山遗址挖掘的考古探方。 今年3月,陵水桥山遗址的发掘曾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一个月过去了,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考古人员发现,桥山出土陶片的密集程度甚至在中原地区的考古中都极为罕见。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史前人类有意识地将这么多的陶器集中放置,这在迄今为止的海南的考古发掘中是未见过的。桥山遗址可能是类似祭祀等活动的场所。希望通过对陵水多个沙丘遗址的发掘研究,有助于丰富学术界备受关注的̶...
兰家村遗址工地(资料图片) 广西考古专家日前完成对柳州市兰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史前人类祭祀坑三个,同时还发掘出了石斧、石锛、石砧等近百件石器,其中包括一件特殊的石研磨器。 兰家村遗址位于柳州市城中区静兰村兰家屯东南约200米的柳江河西岸一级台地上。1979年,广西考古专家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并试掘,出土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斧、石锛、石凿、穿孔石器、砺石及半成品等文物,以...
柳州自古就是人类宜居之地。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白莲洞遗址以来,柳州市到目前为止已发现30多处大大小小、类型不一的史前文化遗址。近日,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完成了对兰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新成果。这也是柳州市自行组织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文物保护行动。 遗址身处工地内 兰家村遗址位于柳州市城中区静兰村兰家屯东南约200米的柳江河西岸一级台地上。上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