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史前文明遗址宁夏水洞沟进行第6次考古发掘

      记者近日从宁夏水洞沟景区了解到,6、7两月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考古所专家,对我国著名的史前文明遗址水洞沟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

      宁夏水洞沟遗址距银川市19公里,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三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水洞沟遗址自发现九十年来,已经历5次正式的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今年是第6次正式发掘,国内旧石器时代研究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分批次来水洞沟遗址参与挖掘,并参加旧石器考古的培训课程。发掘期间,每周将会有一位专家学者在考古发掘现场向公众讲一堂考古公开课。

      本次发掘采取开放式,游客可以在水洞沟景区亲身学习、体验三万年前古人类是如何制作以及使用石制工具,在2号发掘点旁边会设置模拟狩猎场,游客可以用亲手制作的石器“狩猎”,体验“疯狂原始人”的生活。同时,游客还可以进入考古发掘区旁边的模拟探方进行模拟考古、模拟打制石器、制作工具的体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