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11 所属地区 湖北·孝感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孝感 申报日期 2007 孝感麻糖是湖北有名的地方传统良品。配方是以精制糯米、优质芝麻和绵白糖为主料,配以桂花、金饯桔饼等,经过12道工艺流程、32个环节制成。成品主产地为孝感城南的八埠口。据说,只有用城关西门外隍潭的”龙吐水”熬糖,才能做出上等的麻糖。 特点:甘甜可口,营养丰富...
遗产编号 ⅷ-9 所属地区 湖北·孝感·汉川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汉川市 申报日期 2007 汉川市马口镇与武汉市蔡甸区(原汉阳县)毗邻,悠悠汉江绕境而过。马口镇北依汉水,南临白石湖,是一个繁华的江南水乡古镇 .马口最早叫“洗马口”,传说此地地形宛如一匹骏马躺在河边 ,而岭上有一清泉经年不息从马口中流出,当地乡民名谓之“洗马口” .又传三国时关...
遗产编号 ⅷ-5 所属地区 湖北·黄岗·蕲春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蕲春县 申报日期 2007 蕲春县管窑镇的陶业生产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洪武二年,那时就有“窑州”之称,管窑镇也因此而得名。从明、清至今,管窑镇一直是湖北省著名日用陶、工艺陶产区之一,1985年全国首届陶艺家会议在管窑镇的岚头矶工艺陶厂召开,1987年管窑镇被湖北省命名为“陶瓷之乡”,...
遗产编号 ⅷ-8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赤壁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赤壁市 申报日期 2007 楼洞茶叶市场,其源料还来自湘、鄂、赣边区的临湘、修水、崇阳、通城、咸宁等地。道光二十年(1840)羊楼洞有红茶号50多家,年产红茶5万担。道光末年增到70余家,年产红茶15万担。光绪初年是羊楼洞茶业极盛期,茶庄达80余家。清末,全镇尚有茶庄48家。津商...
遗产编号 ⅷ-6 所属地区 湖北·恩施州·来凤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来凤县 申报日期 2007 唐宋时期随着土家族地区与汉族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当时土家族的"布",被汉人称为"溪布"、"峒布"或"峒锦". 元、明、清土司统治时期,湖南、湖北土家先民用丝、棉织峒锦、峒被、...
遗产编号 1―8―16 所属地区 河北·张家口·蔚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张家口蔚县 申报日期 2007 暖泉镇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部,至今整体保存完好,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名居建筑群是该镇的显著特点。据专家考证,暖泉古民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研究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是蔚县众多古民居的缩影,是我国北方古民居的代表,特别是它的建筑艺术价...
遗产编号 1―8―7 所属地区 河北·廊坊·永清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廊坊永清县 申报日期 2007 永清扎刻就是用高粱秸杆扎刻而成的各类工艺品,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作品都需要精工细做,它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南大王庄有老汉高善福,用高粱秸秆扎成蝈蝈笼子。徐艳丰偶然发现,从中激发了灵感,...
遗产编号 1―8―13 所属地区 河北·廊坊·霸州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廊坊霸州市 申报日期 2007 高桥地处冀中平原,村民敦睦质朴,尚文崇艺,故而使得该村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不间断地传承至今。 高桥始建村时,村内仅有姜、唐、尚三姓。至明代,姜、唐两姓绝。尚姓自明代即以“点笙”(制作笙、竽)为业,但因“帖儿”(职业艺匠家谱、家乘)早已失落,...
遗产编号 1―8―9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泊头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沧州泊头市 申报日期 2007 泊头铸造业有文字考证的历史距今1300多年,近代以来泊头就成为我国著名的铸造之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泊头铸造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泊头是国家建设事业中铸工劳力的重要来源。1958年5月,仅6万亩耕地、3242户的...
遗产编号 1―9―2 所属地区 河北·保定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保定市 申报日期 2007 保定是一所历史文化古城,地接京津,咽控南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直隶官府菜是伴随着保定地区物产的逐步开发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演变,而产生、发展和提高的。从春秋战国到元、明、清,以保定府为中心形成的官府菜肴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低到高,不断进步与发展...
遗产编号 1―8―15 所属地区 河北·保定·易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保定易县 申报日期 2007 易水砚是中国著名的古砚之一,《易州志》载:“砚台,产于台坛村”,“石质不亚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易水砚产于古易州(既河北易县),始于战国,盛于唐宋。唐朝曾赐易州制砚大师奚朝以国姓,改名“李朝”,其子李廷圭充任墨官,...
遗产编号 1―8―4 所属地区 河北·保定·曲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保定曲阳县 申报日期 2007 河北省曲阳县涧磁、北镇、燕川一带,方圆20华里,总面积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米,是当年定瓷的发源地。定瓷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是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因曲阳古时属定州辖区,故名“定瓷”。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
遗产编号 ⅷ―1 所属地区 安徽·宿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宿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乐石砚产于安徽省宿州市。 宿州乐石砚为中国古代名砚,在唐宋时已负盛名。韩愈、白居易、苏轼、米芾等文豪方家均有论赞。在国内、日本、东南亚被视为珍品。 乐石砚产于宿州市。以乐石制砚始于南唐,兴盛于宋代。乐石砚历来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青睐。宋徽宗在一乐...
遗产编号 ⅷ―2 所属地区 安徽·六安·寿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六安市寿县 申报日期 2006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楚文化在此积淀深厚。这里曾是[淝水之战]古战场,[鸡犬升天,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典故,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寿县境内的八公山,古称[紫金山],此山蕴藏着大量独特的天然石种――紫金石, 石...
遗产编号 ⅷ―3 所属地区 安徽·池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徽池州 申报日期 2006 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一般会想到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决不仅仅是这些阳春白雪的艺术。池州市日前就将臭豆腐干制作技艺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一起入选的还有龙网捕鱼技艺。此举得到了文化部专家的高度评价。 日前,池州市公布了首批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