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6 所属地区 江西·景德镇·乐平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景德镇市乐平市 申报日期 2006 乐平古戏台,是指中国江西景德镇乐平市内所保留大量古代戏台,主要用于演出赣剧用。目前乐平市保存有400多座古戏台。主要为砖木建筑,可以分为宅院台、庙宇台、会馆台、祠堂台和万年台五大类。 浒崦戏台地处乐平市镇桥镇浒崦村,该戏台建于清代同治十...
遗产编号ⅷ-7所属地区江西·九江·瑞昌市 遗产级别省级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九江市瑞昌市申报日期2006 瑞昌竹编工艺历史久远,我市发掘的商周古铜矿冶遗址中出土了完好的,用来运送矿石的竹筐。千百年来,瑞昌的竹编工艺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变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竹编艺术制品享誉海内外。曾荣获江西省对外贸易厅出口产品供货先进单位。2001年10月我市竹编工艺品参加...
遗产编号ⅷ-8所属地区江西·赣州·会昌县 遗产级别省级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赣州市会昌县申报日期2006 会昌县的藤器是民间传统工艺产品,早在清代,生产的篮、盘、托、箕、箱类藤器用具就行销各地。民国期间,因藤器产品单调,款式古老,藤器只有农村少数工匠制作。建国后,筠门岭圩藤器老艺人开始试编藤坐椅,为藤器生产开创了新路。1958年,成立了会昌县城镇公社藤器厂。1978年...
遗产编号 ⅷ-10 所属地区 江西·上饶·鄱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上饶市鄱阳县 申报日期 2006 脱胎漆器工艺制作非常细腻,成品光泽圆润,外形若骨,刻绘精细,手法自然,巧夺天工。 1915年,在江西鄱阳宗传六代的漆画工艺老人张席珍精心制作了一对脱胎漆器帽筒,作为“大中国”的工艺品送到世界工商博览会上参展,荣获巴拿马四等奖,此后,鄱阳脱...
遗产编号 ⅷ-13 所属地区 江西·九江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九江市湖口县 申报日期 2006 湖口草龙,俗名谷龙,以稻草为主要材料,辅之以竹木做支架,整条龙节段为单数,一般为9-21节,其编织工艺复杂精致,采用了编、织、插、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工艺技巧。制作一条长28m,龙身直径0.38m的草龙,用草约8万根,不露...
遗产编号 ⅷ―9 所属地区 安徽·池州·石台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池州市石台县 申报日期 2006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是指石台境内过去普遍存在的木榨制油的整个工序和技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种传统的古油坊遍布县域各地,为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古油坊制作场景紧张有序,打油号子、牛拉碾子、铿锵的油锤声伴随着浓郁的油香飘散在人们的生活...
遗产编号 ⅷ―11 所属地区 安徽·黄山·屯溪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黄山市屯溪区 申报日期 2006 徽州漆器 徽州传统工艺名品。徽州盛产漆树,徽州漆器是利用生漆作主要原料,掺以绿松石、丹砂、珊瑚、青筋蓝、朱砂等,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而制成,古称“菠萝漆器”。漆器的主色是外墨内朱,高艳度,强对比,朴素中显现华美,典雅卓绝。漆胎主要有木胎、夹??胎...
遗产编号 ⅷ―12 所属地区 安徽·黄山·徽州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黄山市 申报日期 2006 介绍徽州建筑三雕技艺的相关知识(木雕) 鉴赏徽州建筑三雕,首先应该了解它们相关的工艺知识是有必要的,下面就这些工艺为宝库的好友作一介绍: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最精华的部分,是古建筑艺术中最灿烂的篇章。“三雕”不仅仅只是一种传统的民...
遗产编号 ⅷ―13 所属地区 安徽·黄山·歙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黄山市歙县 申报日期 2006 徽派盆景是以安徽省的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徽州地处新安江上游的黄山与白岳之间,这里山青水秀,气候温和,资源极为丰富。自南宋建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徽州即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遗产编号 ⅷ―15 所属地区 安徽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徽省 申报日期 2006 (1)黄山毛峰 高山出名茶,黄山自古以来就是名优茶的生产基地。早在明清年代,就有僧人采制高山野茶,被山民接受,手工制作了历史名茶北源茶、紫霞茶和黄山云雾茶。 清光绪元年(1875年)“谢裕大茶行”创始人谢正安,徽州漕溪(今徽州区富溪乡)人,集多年种、采...
遗产编号 ⅷ-6 所属地区 河南·洛阳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洛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洛阳唐三彩,誉满古今,驰名中外,历来是洛阳的传统出口工艺品,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因其以黄、绿、褐(...
遗产编号 xiv-2 所属地区 河南·洛阳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洛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2007年4月2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经专家论证认定,洛阳邙山为我国野生牡丹最主要的发源地,位于洛阳国家牡丹园内的“凤丹牡丹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存的数量最大的“千年牡丹群”。 据介绍,邙山古代又称凤凰山,“凤凰山牡丹”简称凤丹牡丹。汉代就有凤丹牡...
遗产编号ⅷ―2所属地区重庆 遗产级别市级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重庆市艺术研究所申报日期2006 重庆漆艺,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重庆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 重庆漆艺在继承我国传统的漆艺工艺上,尤以研磨彩绘、金银粉分光罩漆、彩色蛋壳镶嵌、夹??胎、堆漆塑像等极富地方特色工艺著称,是集艺术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漆艺工艺品,由于其光润坚滑,色彩...
遗产编号 ⅷ―4 所属地区 重庆·荣昌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荣昌县 申报日期 2006 历史:据现有史科记载,荣昌在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以前就已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生产缸、盆、钵、罐等粗陶产品。咸丰、光绪时已先后建成中兴窑、磨子窑、老兴窑、崇兴窑等一批名窑,开始生产细陶,又称"泥精货".光绪年间,采用色秸和刻花装饰,产...
遗产编号 ⅷ―5 所属地区 重庆·荣昌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荣昌县 申报日期 2006 荣昌折扇起源于清初,由两湖两广移民入川,折扇生产工艺技术遂随之传入荣昌。折扇生产自乾隆初发展迄今已有260余年,是与苏、杭齐名的我国三大名扇之一。 乾隆至道光时期,只有黄竹扇夹,扇心制成的硬青、皮底两大类,同治年间才新增穿叶串子一大类。光绪至民国时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