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滕器制作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ⅷ-8所属地区江西·赣州·会昌县

 

  遗产级别省级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赣州市会昌县申报日期2006

 

  会昌县的藤器是民间传统工艺产品,早在清代,生产的篮、盘、托、箕、箱类藤器用具就行销各地。民国期间,因藤器产品单调,款式古老,藤器只有农村少数工匠制作。建国后,筠门岭圩藤器老艺人开始试编藤坐椅,为藤器生产开创了新路。1958年,成立了会昌县城镇公社藤器厂。1978年后,会昌藤器生产发展加快,由原来的独家生产,发展为多家生产。1980年“会昌山”牌客厅套装藤家具被评为部优产品,1984年单双人藤沙发被评为省优产品,客厅套装藤器曾选送北京人民大会堂。藤器生产主要分布在县城老城区、郊区的个别家庭,县各乡(镇)圩场旁的少数家庭简单作坊。

 

  会昌藤器制作是用杉条、赣藤(又名土藤)或海南藤作架,外用经防腐处理的藤皮编织而成。有侍椅、沙发、排椅、茶几、藤桌、儿童用品等8大类,120多个品种。经久耐用,雅观大方,款式新颖,具有不生虫、不霉变,凉爽舒适,四季适用等特点。藤器制品透气性好,具有朴素、典雅之风格,以及较高的装饰性和欣赏性,自然天成,无污染,极具环保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藤器受市场上皮质、铁制品的冲击,藤器制品的市场逐渐萎缩。编织的种类相比20-30年前减少许多,部分种类近乎失传,市面上流动的藤器制品也越来越少。自然环境的恶化,藤器编织的原材料生长受到影响,资源缩少。编织藤器的手工艺人收入低,而本地域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此类手工技艺,面临后继无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居家绿色用品的需求量必将愈来愈多,藤制品将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藤器生产的前景也会更加喜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