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春天,260名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学员赴京参加全军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这意味着,我国人民军队历史上首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帷幕正式拉开。 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启动了“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全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音乐文物收藏,如湖北的编钟、新疆的木卡姆、浙江的古琴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但是国内的各家博物馆和高校的音乐文物保护研究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18日记者了解到,即将成立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全文]
在胜利桥北的烟台街有28栋年龄过百的二层小楼,在“全部保留,修旧如旧”的原则下,这里的保护性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 与黄河流域的古城相比,大连不是一座文物古迹遗存特别丰富的城市,但作为一座东北重镇,大连也不是一座文化…[全文]
优秀建筑,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被拆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一棉纺厂的4栋建筑就是一例。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文物保护为何总是“甘拜下风”? 上世纪中期,新疆…[全文]
位于我省赤壁市的边陲小镇赵李桥镇,有一条600多年历史的石板街,这里浓厚的茶文化、典雅的古建筑充分显示了明清时期的风格,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剥蚀,加上年久失修,如今古街上大部分老房子裂缝严重,部分屋子整…[全文]
记者探访发现 省级文保单位辛弃疾墓破败荒凉亟待维护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些千古名句,许多人耳…[全文]
这是一群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它们或许见证了某个姓氏某个家族某个村庄某个时代的历史变迁,而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它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近日,网络上一则关于荥阳高山镇石洞沟村“明清古居”未来命运的新闻引发了民间文…[全文]
在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乡附近的一片荒芜之地上,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关于古幽州城的种种传说,但一直未引起世人对这座遗址的关注。 左云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经过实地考察,近日证实了该遗址系古幽州城之说。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大考古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全文]
被破坏的景观灯一角。 游人随意践踏草坪。 近日,有群众反映开放一年多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路灯频遭游客毁坏,草坪被游客随意踩踏。记者前往现场发现群众反映基本属实,园内保洁员面对采访直斥个别游客素质低,随意丢弃垃圾和踩踏草坪是常有的事…[全文]
当下中国各地纷纷兴建考古遗址公园。媒体报道称,遗址公园的“样板”大明宫遭遇盈利困局,这也是诸多同类单位将面临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文物部门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应该鼓励企业介入经营开发。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