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13日,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在海南博鳌举办。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表示,明年将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海洋探测、载人潜水器等方式探测南海文化遗存。 本次论坛以“牵手这片海”为主题,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展开多方探讨。论坛主要分为“连起这片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史论”“守候这片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水下文化遗...
12月13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在博鳌表示,明年将加大科技投入,或利用海洋探测、载人潜水器等方式探测南海文化遗存。 当日,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 南海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这条航线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在经过的海域和岛礁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海南省管辖海域已经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24处,其中,...
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真容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现场 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西沙群岛,湛蓝的海水下散落着大量历朝历代的水下文化遗产。2015年的4月上旬,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装备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下考古专业设备,驶向了西沙群岛。43天之后,精心筹备了两年多的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宣告结束。在重点发掘项目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文物50件。6月6日,凤凰卫视...
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真容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现场 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西沙群岛,湛蓝的海水下散落着大量历朝历代的水下文化遗产。2015年的4月上旬,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装备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下考古专业设备,驶向了西沙群岛。43天之后,精心筹备了两年多的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宣告结束。在重点发掘项目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文物50件。6月6日,凤凰卫视记...
海外追讨肉身菩萨,章公六全祖师将回家。 励小捷:证据确凿,事实清楚,我们就应该无偿的让它返还。 水下考古彰显中国主权,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历七年。 吴小莉:海底挖掘,是不是对申遗也有相当的文物价值和帮助? 励小捷:那你拿什么说话,你只能拿沉船以及出水文物说话。 问答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主持人: 2015年春,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红遍...
1月23日,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抢救性发掘南海水下文物,让水下考古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5年南海水下考古协调会近日在海口市召开,就今年南海水下考古工作目标和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 据了解, 2015年度南海水下考古工作包括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甘泉岛遗址陆上考古调查和中沙群岛黄岩岛水下文化遗存调查等内...
近日,海南省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在刚刚结束的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中,考古人员新发现海南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化遗存12处。8月9日,记者从海南省文物局了解到,这些文化遗存还都是位于西沙海域10至30米的浅海区,随着资金和高科技装备的投入,南海水下考古有望向30至60米的深海挺进,并逐步延伸至南海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域。 现代科技手段遏制盗采现象 海南省文物局副调研员黎吉龙告...
三沙市所辖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拥有大量的文物遗址,是我国水下考古的“富矿区”,三沙市的设立,将给水下考古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推动南海水下考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海南省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每天都迎来大批的参观者,展出的古瓷器等出土文物展现了南宋时期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海外贸易的辉煌历史。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
【解说】6月14日,海南省文物局和海南省琼海公安边防支队在该市潭门中心渔港共同举行“水下文物保护启动仪式”。 【同期声】(渔民 卢全炳)那个文物在那边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领土 我们看见它也要保护它 回报国家 如果要看见文物就保护它 如果捞到就交给国家 【解说】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介绍,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南海...
【解说】6月14日,海南省文物局和海南省琼海公安边防支队在该市潭门中心渔港共同举行“水下文物保护启动仪式”。 【同期声】(渔民 卢全炳)那个文物在那边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领土 我们看见它也要保护它 回报国家 如果要看见文物就保护它 如果捞到就交给国家 【解说】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介绍,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南...
14日上午,海南省文物与边防部门在潭门渔港共同举办“南海伏季休渔期法制宣传暨水下文物保护启动仪式”,此举旨在增强南海渔民法制和保护水下文物意识。 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介绍,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海沉船量为124艘,按船货平均运载量计算可达5万件,目前发现的沉船总量在不断增加,据国外数据不低于1000艘。”他表示,南海水下文物是中国文...
近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率国家文物局调研组一行工作人员,在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扬俊,省发改委、旅游委、财政厅、文体厅、住建厅、国土厅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深入陵水县黎安镇走客村实地调研考察国家南海水下考古基地选址工作。 在黎安镇走客村,励小捷与相关部门就规划指标、设计、环评、节能方案等进行了研究商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各方加快做...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今天在人民网“强国论坛”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南海水下考古基地和西沙工作站;国家文物局在未来5年至少完成3个“100%”。他还重申,所谓“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也违背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据介绍,国家南海水下考...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蒋定之日前在北京表示,希望在国家层面设立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以加强对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他还呼吁尽快开放南海旅游,加强国家在南海的基层行政建设,以彰显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 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年度例会正在北京举行。蒋定之在海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中国南海的文化遗存资源丰富,被誉为海上的丝绸之路。根据2012年初公布的全国第三次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