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几天,远安花林寺宝华村一组有点热闹,不少人慕名前来看这挖出的石龟。 原来,宝华村搞建设开发,村民在平地时,意外挖出石龟。施工就此停止,经上报,宜昌市文物部门到现场勘察后,发现此处系一明代遗址。 而昨天,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此处系宝华庵遗址,据现场资料看,地下有地宫,其中埋葬物含“舍利子”,但碑文上的记载却充满谜团…… 7日,宜昌市文物部门对远安县宝华村的宝华庵遗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半个月前,市考古队员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目前已存放于市博物馆。 13日,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介绍,半个月前,他们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在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盒。盒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和一枚刻有“金玉满堂”字样的钱币(如图)。去年12月25日,“第二届襄阳道安论坛”迎来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
2月14日,记者从襄樊襄樊市博物馆了解到,为展示我市重大考古成果,襄樊市博物馆将在春节期间推出“安乐窝”明墓五彩舍利子展,在第2展厅(3楼)展出;同时菜越三国墓展在第2展厅(3楼)南侧首次展出,共计展出60多件(套)文物;还有火花展开展。展出时间均为2月15日至4月15日。 2014年12月下旬,为修复“安乐窝”明墓,在解剖墓顶“三合土”过程中意外发现一方形石龛,龛内放置瓷质三彩舍利盒与供...
湖北襄阳一墓葬现5颗五彩舍利子(图)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半个月前,市考古队员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目前已存放于市博物馆。 13日,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介绍,半个月前,他们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在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盒。盒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和一枚刻有“金玉满堂”字样的钱币(如图)。去年12月25日...
记者从湖北省襄阳市获悉,日前,当地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处古墓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古墓中出土五彩舍利子还属罕见,极具研究价值,目前出土文物已存放于博物馆。 襄阳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告诉记者,考古人员在清理当地岘山脚下的一处墓葬时,在古墓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佛龛。佛龛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这些晶体颗粒外形像绿豆,最大一颗直径约30毫米,在灯光...
舍利子(韩旭摄)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半个月前,市考古队员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目前已存放于市博物馆。 昨日,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介绍,半个月前,他们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在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盒。盒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和一枚刻有“金玉满堂”字样的钱币(如图)。去年12月25日,“第二届襄阳道安论坛”迎来百...
《尖达塔度》的B面,页面已有陈旧的水渍。 (图片由黔江区图书馆提供) (记者 匡丽娜)文化部前不久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单,黔江区图书馆馆藏傣文古籍《尖达塔度》名列其中。8月22日,记者在黔江区图书馆看到了这册珍贵的佛教经典。 傣文古籍为佛教经典 这本《尖达塔度》呈贝叶形折叠状,全册正反共42页,全册长177厘米,宽约55厘米,...
《尖达塔度》的B面,页面已有陈旧的水渍。 (图片由黔江区图书馆提供) 文化部前不久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单,黔江区图书馆馆藏傣文古籍《尖达塔度》名列其中。8月22日,记者在黔江区图书馆看到了这册珍贵的佛教经典。 傣文古籍为佛教经典 这本《尖达塔度》呈贝叶形折叠状,全册正反共42页,全册长177厘米,宽约55厘米,纸质古朴陈旧,字迹色泽暗淡,一些经页的边角处已有水渍印。经专家鉴定,...
恒温、恒湿,加上远端监控、红外线安全防护。这是国民党党史馆比照“国家档案馆”规格,建置的文物安全防护。党工打趣说,“这里比主席办公室还难进去”。 据联合报报道,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庄伯仲表示,党史馆近期从张荣发基金会大楼搬迁到台北市八德路中央党部四楼,这是党史资料第七次搬迁。党史资料中,有许多是国民党百年传承的文化瑰宝包括有“国民党舍利子&...
出土陶俑 严因寺遗址全貌 在去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烟台市博物馆将位于市区南郊东珠岩村村西的严因寺遗址列入了重点考察范围。从去年的7月份到12月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烟台市博物馆考古专家经过近半年的抢救性考古挖掘,现已基本掌握了严因寺遗址的概况。昨天,在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闫勇的陪同下,YMG记者来到了严因寺遗址现场。“严因寺遗址近2300平米的面积,是目前山东省...
嵩山大法王寺首次展示佛骨舍利 玻璃容器内是佛骨舍利,上面是供奉舍利的人首鸟身玉棺。 这是至今我国出土的唯一有记载的佛牙舍利 11月18日到24日将面向公众展示 阅读提示 3颗小拇指粗细佛骨舍利,存放在人首鸟身器皿中,穿越了千年时光隧道,展现在世人面前。昨天,在登封嵩山大法王寺镇寺之宝佛骨舍利被从银行保险箱内取出,准备恭迎11月18日到24日举办的“释迦牟尼佛舍利...
2010年1月,温州博物馆为了出版大型文物遗产丛书《白象慧光》,将原白象塔出土的文物进行拍摄,在出土一对玲珑可爱的宋代小木塔内发现了一粒结晶体物质。2月9日将此结晶体送北京故宫博物院经佛教专家鉴定,并确认为结晶舍利子。由此,惊现白象塔文物的新发现。 白象塔原位于今温州瓯海区南白象镇。1965年,风雨飘摇中的白象塔,在台风的摧残下已濒临倒塌。为此当时文物部门对该塔进行了抢救发掘,在拆开塔中的夹墙时...
据《泾川县志》记载,1964年10月,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组织社员在泾河川里集体劳动。社员在铲草堆时,铲出了一个洞口,县上派文物专干亲临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发现洞口有石门,洞内石砖铺地,中间放一个斗大的石盒(石函),重约40公斤左右,洞壁有少量的图画。石盒抬出地面后,工作人员按石函铭文上说明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启开,共发现有石函、铜棺、银椁、金棺、舍利瓶和舍利子。后来,县文化馆将馆里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