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应加快古村落名录出台和对古村落保护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近日发出呼吁,传统村落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但近年来村落大量消失,其中包括大量的古村落,应该加快古村落名录的出台和对古村落的保护。

村落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包括自然村落、村庄区域等。古村落或者说传统村落,是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具有较长历史的村落。冯骥才一开始便指出,我们的农耕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便是从村庄发展起来的。

“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在于多样性,而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深厚的资源。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冯骥才说,“我们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村庄,少数民族文化也基本都在农村里。如果我们农村的文化遗产没了,农村没有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将遭受损失。”

冯骥才指出,现在古村落在大量消失。“有人对中国的传统村落进行了一项调查。对17个省113个县,902个乡镇,9700个村庄做了一个跟踪调查。”冯骥才说,“从2004年到2010年这6年时间里,还剩下5400个村庄,损失了将近一半的村庄,其中1.6%的村庄是传统村庄。”

村落的消失,是我们文化巨大的损失。冯骥才说:“每个村庄我们都不知道它的历史、风俗、文化,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盘点过。很多村庄没有村落史志,有的村庄可能有一部非常久远的历史,但是我们不知道。”

大量古村落的消失是一个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将来我们可能连农村的风光都不知道是什么样了。”冯骥才说。

据冯骥才透露,从今年4月17日开始国家便已经进行村落普查,年内可能要把中国古村落的名录定出来。

“这是我们尽量要做到的,把保护名录定下来的话,这些古村落就不能动了,保护也就有了依据。”冯骥才说,“先把名录定出来,国家也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