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2泡 普洱茶砖 南方中低端市场饱和 普洱北行大势所趋 距离中秋、国庆还有一个月时间,普洱茶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健康自然的品质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而今年因云南干旱引起普洱茶价格波动的声音则一直未断。记者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全文]
苏州古城“申遗”有新进展。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大战略性文化工程,大运河申遗正进入“倒计时”阶段。而在中国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35个地级市中,以城市的概念纳入中国大运河申遗,…[全文]
这个为什么要耗资那么大,咱们不是会保护性拆除抢救性拆除吗。一声叹息!国家富了,该思考怎么样把钱用到合理处,用到对人民有益的地方.还富于民,造福于民,而不是形象工程 保护文物当然重要,但是像今年这样到处天灾人祸的,为何不拿出这两亿元建设自己…[全文]
8月31日,记者从南京(瞻园)太平天国博物馆获悉,目前南京瞻园在售的所谓限量版“虎字碑”拓片其实是仿制品,价格在299元到9999元不等。仅存的少量拓片被存放于南京(瞻园)太平天国博物中。 南京瞻园中,有导游正在向…[全文]
记者:中国画特别强调画如其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突出的特征。您怎样理解艺术家的修养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马书林:画是一个画家综合修养的体现,修养是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提高的,有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集众家之典,成…[全文]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上海市文物局承办的全国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试点总结暨经验推广会,8月28日在上海召开。上海、山西和四川3个试点省市就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工作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其中,上海市文物局依托上海博物馆的专业…[全文]
8月29日,与辰溪县城隔沅江相望的黄土坡古墓群考古发掘现场传出好消息,在编号为M31的战国古墓中,出土一把完整的青铜剑,同时出土了壶、豆、鼎等5件陶器。至此,始于今年7月底的黄土坡古墓群考古发掘共出土战国青铜剑7把、戈矛6把、铁剑2把,以及…[全文]
汉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地下排水管道长达20米。(张宇明/摄) 8月24日,位于西郊秦阿房宫遗址区,两处不同朝代考古遗址一同“浮出”地面。一处是2000年前,汉代上林苑使用过的下水管道。另一处仅在几米开外,是更久远的战…[全文]
近日,在山西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从柿子滩到陶寺——追溯文明踪迹”学术论坛上,著名考古学者何驽表示,距今约4300至39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群很可能就是最早的“中国”…[全文]
巍巍古塔,见证池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建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的百牙塔,坐落在百牙山上,是国内外游客来池的必游之地。然而,作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百牙塔却遭到游客的乱刻乱画,塔内外贴近地面的墙体上被写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