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国家文物局回应耗资2亿顶升武当山遇真宫热评

这个为什么要耗资那么大,咱们不是会保护性拆除抢救性拆除吗。一声叹息!国家富了,该思考怎么样把钱用到合理处,用到对人民有益的地方.还富于民,造福于民,而不是形象工程

保护文物当然重要,但是像今年这样到处天灾人祸的,为何不拿出这两亿元建设自己的家园啊?看到有些群众的生活无着落,老人无所依,是不是能坦然面对?

一把烧了吧,2亿拿来养老百姓…一方面大喊财政吃紧,一方面花钱如流水。两个亿!能够让多少个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回到课堂重新拾起课本啊!!!文物与全民素质,孰轻孰重?

纯粹浪费人民的血汗钱!!!穷的只剩下钱的社会!我们拿什么来号称二千年的历史?!!先了解了再说!且不说这顶升的技术价值与方案决策,这是专业人士的活。保护历史建筑花个2亿,比浪费在公车天文数字有价值吧?!我们得为后代传承点历史!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看来这大学算是白上了.最主要的顶升工作才需要1800万,其他辅助工作需要16000万,真能花呀。

晒帐单吧,扯别的没用!!2个亿到底怎么花的!现在文物部门花钱都像是无影无踪!!又不是用自己的钱,说不定还可以捞一点

真是大手笔,修复文物当然是好事,也不至于那么多钱吧。在修复历史文物上,在向国外捐款上,在搞政绩工程上,政府从来不心疼花钱。一但到了购买校车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上,贫困孩子上学问题上,搬迁补偿问题上,等等一些民生的问题,总是唯唯诺诺。都是纳税人的钱,怎么花在纳税人自己身上就那么难!!!

保护几个破宫门有什么用。全国有多少文物被毁,谁过问了???花2亿搞这个,有钱没处使了!!曾参加过多次关于文物保护工程的讨论,发现难度很大。第一个问题:历史建筑传承什么、保护什么、范围多大,包括材料、工艺、历史符号、地域符号、承载的精神、文化传说等,这些无形的东西会增加一个民族的存在感、延续感和自豪感,同时还有历史上失传的技艺等等,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性的说法。最近比较普遍接受的是应该研究:保护、发展和应用的关系。而历史建筑保护由于对GDP贡献不明显,所以大多数地区都会选择拆除、建假古董;文物部门早期的分拆、编号复建的方法,拆除后复建率有多少呢?装箱的拆除部件如何保存呢?都不得而知。所以采用整体顶升是一个好办法。而且从工程本身来说,这种难度的工程不到2000万的投资并不大,估计承担单位是做一个业绩,赔钱的可能性很大。从工程技术本身来说,对顶升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桥梁顶升升级航道已经创造了很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最高的顶升高度为5.91m,能顶15m,对于将来大高度顶升技术积累了经验和技术依据。那么大顶升高度技术有什么用呢?有,比如长江上的大桥顶升,长江水运能力相当于2条铁路和6条高速公路,且环保节能,但丰水期净空24m仅能通行3000吨级轮船,但南京上游有许多万吨码头,长江下游苏通大桥可通行5万吨级巨轮,所以长江水运能力远未利用。再比如,建筑物加层改造,从上面加层,下部各层均需要加固,那么采用顶升下部加层技术也可以啊。再比如,城市停车难,可以在既有建筑下新增地下车库,向下挖存在两个问题:桩基加固改造、进出匝道坡度。那能否采用顶升模式,外部车道也采用高架形式,新建南京高铁南站就是这种模式,那么既有建筑改造能否采用这种模式?另外花这么多钱如果大部分用于工人人工费用,那意义就更大了。同样保存了一个建筑,改造和拆除重建相比,减少建筑垃圾、减少新建材应用是长远利益。我们的观念应该从节约资金向节约资源转变了。

至少对二亿预算的大概支出项目和文物保护可行性报告有个披露吧!钱多了,不这样搞,回扣从哪里来?武当山 百闻不如一去!去了才知道。。。很垃圾。。很敛财!!!

传承狗屁历史,就三个门就二亿?在原地按原邈建造一样是文物,恐怕边半个亿也用不了?节省下来的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啊?遇真宫是张三丰祖师的宫观道场,是太极的祖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亲自敕建的,是武当山九宫之一,是中国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单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公认的人类瑰宝,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保护?保护这样的世界遗产两亿元难道很多吗,贪官污吏一年的收入恐怕也不止这些数吧,有那个工夫你还是多抨击他们吧。再造一个假建筑?请问你有点思想成吗?

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感觉人民对待历史,文物的意识还很差,对于一个顶级的历史文物,保护它。花2亿,很值得,因为它是唯一了,永久的历史遗产,失去了,将来花多少钱也弥补不回来的有人说,重建一个一模一样的,不就行了吗,还省钱?这样的人连起码的文物价值都不懂,重建的是文物吗?它只是一个赝品!

武当山 百闻不如一去!去了才知道。。。很垃圾。。很敛财!!!变着戏法花钱,一边有了GDP,一边有了文物保护,更主要的是回扣不少

你知道啥?重建也是原来的材料、砖块瓦片都在原来的位置,为啥有一个异地重建方案?难道那些搞文物的人都不如你吗?即使是故宫修缮,也会把原来的拆下修理,然后再装上去的。所谓重建不是用现在材料再建一个。

现在民生这么疾苦,这些所谓的国家部门却花钱不眨眼,不知道你们这些当官的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能想想怎么却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而是把钱花在无聊的两个“破”门上。

你知道啥?重建也是原来的材料、砖块瓦片都在原来的位置,为啥有一个异地重建方案?难道那些搞文物的人都不如你吗?原地复原就可以了。在基地垫高50后,将原文物组件复原就行了,可以省去80%的费用

国家文物局回应耗资2亿顶升武当山遇真宫打着保护文物的招牌,敲建设工程的竹杠,是文物部门发财养人的重要财源!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为啥要花2亿啊!

在原地按原邈建造一样是文物...给这句话跪了...这比钱有更合理有用途,有多少人缺医少药、贫病交加?要知道抚危济困,人命才大于天。

哪的名山都在敛钱,就是不搞建设,用钱时向国家伸手,花纳税人的钱。拆了、演了要叽歪,说文物是无价之宝。现在花钱保护了又要叽歪,说花钱太多。

可能因为你文化修养差,才看不出武当内涵!其实只用2百万就够啦,其余的钱拿去分赃。真要花那么多银子吗,醉翁之意在..........?

好好升,再升20米,文物局那帮人好多赚点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