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场考古发现 在近22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118处文物点。遗存年代上至汉代,下及清朝晚期,乃至民国初年;遗存性质主要汉代墓葬、宋明石室墓、寺庙遗址及清墓等。 最让考古人员感兴趣的是其中的明清文物,这将为研究当地客家文化提供证据,从而丰…[全文]
经过前期声呐水面探测,我省太平湖水下考古开始进入水下探摸阶段,10月16日主要探摸的是疑似“广阳古城”的标志建筑之一的桥梁。 经过前期水面声呐探测,基本探明广阳古城的大致范围。上午,考古工作者对疑似“广阳古城”进行水下探摸。10月15日,…[全文]
河南省文物部门14日消息称,目前已基本探明了位于该省东部的柘城故城遗址的范围、故城区的主要街道;还发现有汉代建筑夯土台基、战国和汉代及明代的古井;初步证明柘城故城的城墙为战国时期筑成。 柘城故城遗址,具体位于现柘城县城关镇春水路以北古城区…[全文]
中国科学院多位研究员今天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在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 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古人类学…[全文]
水磨坪段秦直道 秦直道两侧新发现遗址里出土的瓦当残件 秦直道两侧新发现遗址里出土的文物 “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秦直道的记载。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全文]
10月11日,安徽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黄山区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启。本次调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的内陆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为期20天,分为水下声纳探测和潜水员下水考古两个部分。 太平湖…[全文]
你知道吗,秦始皇曾修建了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成果,调查150公里秦直道,发现最宽处达61米,比现在的双向八车道还要宽一二十米。 秦直道始于今陕西淳化,止于内蒙古包头,道路全程已发现遗迹的道路约750…[全文]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考古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持续发展,并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截至2011年,西藏已发现各类文物点4…[全文]
图1 受罚者左脚被砍 图2 图3 197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后岗发掘了一批古墓,其中M16西侧二层台上的殉葬人骨架保存完好,但少一下肢骨。胡厚宣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是一个生前就受过刖刑残害的奴隶。 1…[全文]
东阳市政府正北面靠着一座山,2米宽的石头台阶直通几百米高的山顶,山顶有段石头砌成的圆形城墙,还有一段巨大石头墙,当地人称为“神仙桥”……当地文物爱好者,怀疑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古城遗址。 山顶有座圆形“城墙” 由天然石头砌成 10…[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