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荆门市博物馆、屈家岭遗址管理处成立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开展相关考古工作。截至目前,本次发掘共清理房址1座,瓮棺葬2座,灰坑11座。出土大量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锛和石球;陶…[全文]
9月28日,省考古研究所公布,沁县上庄村发现了一座金代龟形砖室墓,其墓室形制特殊罕见。其中,出土的21幅孝行砖雕,在晋东南地区是金代葬俗中最流行的风格。 今年4月,沁县上庄村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墓。省考古研究所闻讯后派考古专…[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半年的抢救性清理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沁县漳源镇上庄村发现一座金代龟形砖室墓,其墓室形制特殊罕见,墓中还出土了21幅精美的模制孝行砖雕。 该墓葬为一座仿木构建筑的砖室墓,叠涩攒…[全文]
10月5日,长沙开福区九尾冲浏阳河小学工地,近期新发现的第四处古墓。 自9月15日晚,第一处古墓发现以来,长沙开福区九尾冲浏阳河小学工地的古墓群发掘工作一直在进行中。截至10月5日,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考古所)获悉,目前在…[全文]
2015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荆门市博物馆、屈家岭遗址管理处成立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开展相关考古工作。截至目前,本次发掘共清理房址1座,瓮棺葬2座,灰坑11座。出土大量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锛和石球;陶…[全文]
9月25日,记者从黄山市黄山区有关部门了解到,省文物局将于10月中旬对太平湖(陈村水库)进行水下考古,此次考古将利用现代科技物探设备,对太平湖水下的广阳城旧址、秧溪街旧址、摩崖石刻等进行探测,并召开考古座谈会,对考古成果进行充分交流。 去…[全文]
河南省在过去9年相继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丹江口库区和受水区地下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到明清时期的重要发现不断出现,还出土了10万余件珍贵文物,许多文物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破解诸多历史之谜提供了难得…[全文]
位于内蒙古敖汉旗的一粒小米,在考古界的助推下,最终走向国际。 “敖汉旗是世界小米的起源地。”10月7日,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对记者解释敖汉小米之所以走向国际的“缘由”。 内蒙古考古界得出这一结论之前,需要从10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全文]
10月4日,“丹东一号”再次出水一批水下文物,这是本次打捞出水的“致远舰”舷窗 随着“丹东一号”身份确认为致远舰,这也意味着为期两年的水下调查阶段结束,进入考古发掘阶段。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水下考古队在10月4日正式启动水下发掘工作,这也…[全文]
据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介绍,自今年8月初考古工作开始以来,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种类有60余种,数量100多件,它们主要分为3大类,即船载武器、船体构件以及船员生活用品。 为使文物更接近水下保存状态,它们被放置在注满海水的储藏盒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