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陶瓷文化的渐变过程

    华人喜欢陶瓷,是因其融汇了先辈的技艺和智慧。陶瓷是有文化的,而这一古老的艺术正在经历一个由手工艺品向艺术品细胞裂变的过程。 海纳百川,“瓷申瓷爱”陶瓷艺术品展将于本月12日至20日在上海图书馆展出。这次主要展出作品包括“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全文]

2015-03-10 14:22:57

景泰蓝的传统工艺现代设计

    提起铜胎掐丝珐琅,很多人不知为何物,但提到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景泰蓝。它不仅是传统工艺,更被称之为北京的国宝“京粹”。不少来京的游客都愿意带上几件景泰蓝工艺品回家,或送人或摆在家里,都非常有面儿。景泰蓝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全文]

2015-03-10 14:22:13

元青花纹饰中的伊斯兰元素

    元青花的纹饰中也融入了不少伊斯兰元素,受到穆斯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作为青花主色调的蓝色,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天空、海洋、远山、湖泊和冰雪。伊斯兰文化圈中的波斯和中东等地,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内陆高原和炎热的沙漠中,自然环境恶劣,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全文]

2015-03-10 14:20:36

民国官窑瓷器的历史和发展

    官窑,是由官方营建或主持烧造的瓷窑。官窑瓷器专供皇宫使用,只求质量,不计成本,代表着当时瓷业的最高水平。浙江越窑曾为唐代宫廷烧造秘色瓷,成为中国最早的官窑。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官窑,史称北宋官窑,也是中国较早的官窑。从1278年元世…[全文]

2015-03-10 14:19:11

西夏褐釉剔刻花纹扁壶赏析

    西夏扁壶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1038——1227年),历时190年。由于蒙古大军的毁灭,西夏文物遗迹、遗物、艺术留存甚微,给这个古老的王朝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西夏瓷器更是因为物证太少,成为我国瓷器史的难解之谜。随着…[全文]

2015-03-10 14:18:27

晚清民窑瓷器的历史和工艺

    我对于中国的古代民窑瓷器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尤其是我国晚清时期陶瓷的器物,总能令我想起瓷器绘画以外的东西。晚清时期处于社会动荡和秃废时期,内忧外患的政权导致当时的陶瓷业逐渐衰弱。 由于晚清的统治者无能,财政紧缺,宫廷对历朝所重视的景德…[全文]

2015-03-10 14:17:21

清康熙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赏析

    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清康熙,高38cm,口径61cm,足径36cm。 盆折沿,斜壁,近足处凹进一周,砂底无釉,中心有渗水圆孔。内外施白釉。外壁通体青花装饰。折沿上绘缠枝莲纹,花纹中夹杂篆体“寿”字。腹部描绘苍松、山石、海浪、旭日、祥云、蝙…[全文]

2015-03-10 14:16:41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赏析

    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清康熙,高52.7cm,口径14.6cm,底径12.1cm。 瓶撇口,短颈,折肩,长方形直腹,方底内凹。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对称的竹枝纹。器腹四面分别绘“渔家乐”、“高士”、“江中饮酒”、“携琴访友”等纹样。渔家乐图案…[全文]

2015-03-10 14:15:53

陶寺文化陶寺彩绘龙盘赏析

    陶寺彩绘龙盘 到了距今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山西的新石器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夏县东下冯、襄汾陶寺、长治小神、太谷白燕等地方类型构成了山西龙山时期的主体。其中作为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已知规模最大的陶寺文化无疑是这一时期最为发达的…[全文]

2015-03-10 14:14:29

清代瓷器的造型特征概述

    1、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2、清代瓷器的造型 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3、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全文]

2015-03-10 14:13:27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