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寿州窑黃釉瓷的发展历史

寿州窑黃釉瓷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古代很多瓷窑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成就,像灿烂的星光闪烁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引起了陶瓷史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唐代寿州窑黄釉瓷也不例外,它以独特的烧造工兿和色彩上的大胆…[全文]

2015-03-23 10:00:29

三瓷两板牧原色 江畔晴云醉冯气

三瓷两板牧原色 江畔晴云醉冯气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在这块大自然馈赠的富土吉壤上,烙印着无数华夏先祖的脚印,河图洛书、三皇五帝与星罗棋布的苍茫大地古老文化遗址一一对…[全文]

2015-03-23 09:59:11

明代瓷器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人文风俗

明代瓷器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人文风俗

    细心的收藏者会发现,在传世和出土的瓷器中明代的罐多于瓶,而清代却瓶多于罐。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首先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和人文风俗说起。 中国古代人原本就很在乎避…[全文]

2015-03-23 09:36:01

清晚期青花瓷鉴藏

    咸丰(1851——1861年) 咸丰朝共11年,青花瓷器烧造数量极其有限,官窑青花瓷的质量曾一度回转,略有精品出。咸丰六年以后的十余年间,朝廷内忧外患加剧,战火弥漫整个景德镇,官窑毁坏殆尽。咸丰末年,又遭八国联军入侵,国家受到巨大损…[全文]

2015-03-22 10:54:10

瓷器鉴赏:安徽繁昌窑青白瓷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 青白瓷是对天然瓷土材料人为控制含铁量后生产出的一个新品种。正是由于有了它,明清两代才会演绎出斑斓绚丽的彩绘瓷,所以青白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繁昌青白瓷就是这样一朵奇葩。1995年,全…[全文]

2015-03-22 09:59:08

溢满花香的民国瓷壶

    我有一把民国仿乾隆珐琅黑地满彩百花图案的瓷壶。该壶高15厘米,壶围54厘米,壶把呈“9”字形。整把壶通体绘满了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花卉枝叶,有寓意富贵的牡丹,代表长寿的菊花,清新高雅的百合,秀气婉约的荷花、月季、牵牛等等,花花世界,栩栩如生…[全文]

2015-03-22 09:55:40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

    北齐,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1971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淬墓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院。器饰白釉,白釉泛青。腹部有翠绿斑驳,色彩鲜明。在中国陶瓷…[全文]

2015-03-20 16:52:27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俑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从“敬天"向“重民"转化。在丧葬习俗上,出现用俑葬取代人殉的社会进步潮流。俑,是以人或动物形象捏塑而成的陪葬品,有木制、陶制与瓷制,以陶制品为多。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全文]

2015-03-20 15:37:35

唐三彩俑的工艺特征

    在唐三彩众多的器物中,最为突出的是俑类。艺人们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中人物、动物形象的认真观察,经过提炼和加工,将其艺术地再现出来。不同人物、不同身份,塑造得准确生动、生气勃勃。如唐三彩的女俑有三种形象,即贵族妇女、侍女、艺妓,劳动妇女的形象较…[全文]

2015-03-20 15:37:02

唐秘色瓷是怎么发现的

    “秘色”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全文]

2015-03-20 15:36:3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