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谷启藏界盛世 元瓷雅青花靛蓝

鬼谷启藏界盛世 元瓷雅青花靛蓝

    2003年9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龙纹扁瓶以583.15万美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瓷器公开交易的新纪录;2005年7月12日,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国伦敦…[全文]

2015-03-13 12:15:05

开元青花描莲兽 釉瓷窖藏浓青翠

开元青花描莲兽 釉瓷窖藏浓青翠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的一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烧制出技术成熟精美绝伦的瓷器了,作为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制瓷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类社会有着许多重大的贡献,…[全文]

2015-03-13 12:11:48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图)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图)

    初唐黄釉男俑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 初唐彩绘女俑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泥质白陶。 初唐彩绘马 2006年荥阳薛村遗址出土。白陶。模制。 …[全文]

2015-03-13 09:49:22

嘉庆道光瓷器概况

    1、嘉、道时期资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胎骨较前朝略厚。从道光时起,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 2、瓷器釉质变粗,釉面上普遍出现了“细桔皮釉”及轻微的“…[全文]

2015-03-12 09:53:54

嘉庆道光瓷器鉴定知识

    1.早期制作接近乾隆时风貌,故有“乾、嘉窑”之论;晚期作品见拙,故又有“嘉、道窑”之说。 2.青花色调大多稳定,同于乾隆时期;少数出现黑暗、浅淡和漂浮的色泽。 3.器型、胎与釉等虽不如乾隆时规矩,但基本上保持着前朝的制作水平。从整个时期…[全文]

2015-03-12 09:52:49

清中期瓷器鉴定要识

    1、咸丰到宣统这几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质方面比不上嘉、道时期。这时胎质越来越变得粗松,胎骨也相应变厚了。 2、由咸丰时开始,瓷釉逐渐变粗,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因而出现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现象比嘉、道时期更为严重。 …[全文]

2015-03-12 09:52:17

崇祯瓷器鉴定要点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全文]

2015-03-12 09:51:45

天启瓷器鉴定要点

    1、天启除个别官窑外,所见大多为民窑器。器型大多不规整。此时出现了日本风格的造型。一般器物,胎体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 2、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 并有万历遗风。胎釉制作较粗,釉…[全文]

2015-03-12 09:51:15

万历瓷器鉴定要点

    万历朝官窑瓷器生产从未间断,传世品很多。其官窑青花瓷器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作品承袭嘉靖风格,后期作品下启康熙风格。万历朝时烧造瓷器数量很多,大器型所占比例大,大罐、大缸、大觚、大瓶、大盘、绣墩等很多,小器型如盘、碗、笔杆、文具等也一应俱全。万…[全文]

2015-03-12 09:50:24

嘉靖瓷器鉴定要点

    明代到嘉靖朝后,一般分期划为晚期。自嘉靖之后,在瓷器烧造上似乎已是一朝不如一朝。当然,官窑器中也有精进之物,但在民窑器烧造上已大都不如前朝之瓷。这是一个总体概念。要辨识嘉靖到万历之瓷,在大致判定是明瓷之后,首先要在这个总体概念之中有个大体感…[全文]

2015-03-12 09:49:1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