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的渐变过程
2015-03-10 14:22:57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华人喜欢陶瓷,是因其融汇了先辈的技艺和智慧。陶瓷是有文化的,而这一古老的艺术正在经历一个由手工艺品向艺术品细胞裂变的过程。
海纳百川,“瓷申瓷爱”陶瓷艺术品展将于本月12日至20日在上海图书馆展出。这次主要展出作品包括“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家族;其徒王锡良和其孙辈的王怀俊、王怀亮、王怀治、王怀明以及第四代王铭轩的作品。王大凡作为珠山八友的主要成员,1916年曾经专程从景德镇千里迢迢赶赴上海观摩画展览,他研究发明了“落地粉彩”陶瓷绘画技法。同时开拓了陶瓷文人艺术画,其徒王锡良(也是其侄),是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风向标。传统方面还有珠山八友另一位的王琦和陶瓷美术家“青花大王”王步的遗作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戴荣华、李进,中国陶瓷大师黄卖九的作品亮相。
现当代中国绘画对传统绘瓷的影响深远。姜宝林、龚循民、刘正、金兆韬、罗小聪、张国君、赵梦歌、罗学正、干道甫都是陶瓷院校和各大画院中现代技法独树一帜的人物。陶瓷在他们手中成为一个诠释自我的载体。如宣纸、画布般,以适当的形式和自我思想表现手法展现出现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年轻一辈陶瓷艺术家中,马丁民、徐斌、盛炳华各有心得。他们一展自我,无他所求。参与对于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有一个叫孙鹏的年轻人,其在创作中追求釉下水墨青花的淋漓幻化、虚实交迭、相融相通的同时,更探索青花钴料以水墨方式与瓷土坯体之间相互作品的幽微关系,形成了自己风格独特的青花语境。
景德镇在最近十年间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家进行陶瓷试验的创意中心,世界各地不同介质的艺术工作者均来此寻求陶瓷这一泥火艺术拓展的可能性,这次展览即有美国陶艺家杰瑞德、日本陶艺家“今九谷烧”的中村元风参与。美国文化的自由与包容;日本技法的精益求精以及皆然不同的意境均可以直观地被感受。
龙泉瓷最近比较热,龙泉瓷的魅力得利于其简约,釉色如玉的特质。创始于1861年的赖永顺工坊其第八代传人赖建和先生与中国陶瓷大师程爱民的作品雅致大方、凝重端庄。后起之秀徐峻青、张武平、叶立其的作品表现明快清新、恬静自然。而出海捞龙泉瓷亦会在展览现场一争风采。“瓷雕”多年来未被国人重视。其发展及投资潜力不容小觑。老一辈的瓷雕艺人蔡敬标、曾山东、李恭坤。或佛或吉祥寿星人见人夸,很有时代的烙印,他们具有前一个时代的所要塑造人物形象的功底,时下陶瓷收藏界热衷于“厂货”,充分证明了这点。而周玲、郝志雷、连紫华等人的当代瓷雕作品观念与技艺同舞,当代与自我呈现。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