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古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瓷器的渊源

此两件大盘的年代据考是元或明初德化窑的产品。另一件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碗外画楔边圆圈五个,每一圈都写同样的阿拉伯文字,意思是:“除安拉及其先知穆罕默德外,无其他上帝”。

  此两件大盘的年代据考是元或明初德化窑的产品。另一件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碗外画楔边圆圈五个,每一圈都写同样的阿拉伯文字,意思是:“除安拉及其先知穆罕默德外,无其他上帝”。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国家,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及亚洲大陆和澳洲大陆之间,自古以来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十字路口:中国和印尼群岛之间的联系早在史前时代就已开始。古印度尼西亚人沿着两条路线从亚洲大陆南部南下:一是中国云南经缅甸、马来半岛到印尼列岛:一是中国东南部经台湾、菲律宾、爪哇到印尼各列岛,出土的青铜器等可以为证。

  印尼人对中国的瓷器十分重视,将其视之为“珍贵的文物和传家宝”。1963年据苏来曼的《东南亚出土的中国外销瓷》一文中说:“印尼全境都发现了青白瓷,它仅次于青瓷。”可见青瓷在印尼也有大量发现。考古证实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曾出土我国2世纪(东汉)至8世纪(唐代)的陶瓷,考古调查证明:早在宋代,福建德化窑陶瓷已经销往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棉兰近郊发掘出大量中国宋元陶瓷,其中就有不少是德化窑的白瓷。宋代,德化盖德乡碗坪仑窑生产的青白釉花瓶花瓣口外折、长颈、鼓腹、短圈足,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博物馆收藏。

  另外,雅加达博物馆还收藏两件德化窑云彩大盘。

  此两件大盘的年代据考是元或明初德化窑的产品。另一件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碗外画楔边圆圈五个,每一圈都写同样的阿拉伯文字,意思是:“除安拉及其先知穆罕默德外,无其他上帝”。各圈中所写该文的终点,则书写一个教长的名字,如奥玛、奥斯玛等,碗底有“成化年制”的年款。这些书写阿拉伯文字的瓷器在德化窑还是首次发现,可以证明它是专门为伊斯兰教徒特制的外销瓷。

  这些产品是德化窑瓷器外销印度尼西亚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是中印商贸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