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后母戊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司(现改为“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全文]

2012-07-04 16:00:51

宝鸡出土西周青铜酒器“禁” 寓意饮酒而不失度(组图)

    新出土的3000年前酒器,下方长方形器皿为“禁” 考古现场新华社记者 都红刚 摄 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石嘴头村4组发现一座西周贵族大墓,出土青铜器规格之高、数目之多、保存之完美,为数十年来之最。 昨天,一位青铜…[全文]

河南淅川铜禁

    春秋。青铜器。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院。铜禁是春秋时期的酒器,之所以被称为“禁”,是取禁止嗜酒之意。淅川出土铜禁是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 这件铜禁为长方体,通高28.8厘米,宽4…[全文]

河南|淅川|铜禁 2012-07-04 11:48:07

中华美学趣谈 理解了饕餮才能理解青铜器

    理解饕餮是理解青铜器文化思想的关键。饕餮是一种非常狰狞的兽形头像,图形的主要特征就是张开的大口。《吕氏春秋·先识览》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饕餮”两字的意…[全文]

中华美学 | 饕餮 | 青铜器 2012-06-27 15:28:34

青铜矿冶第一品牌“章山之铜”

    “章山之铜”是青铜矿冶著名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是黄石矿冶文化的历史名片。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即记载了荆、扬二州“贡金三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述三楚物产,铜产地…[全文]

青铜矿冶 | 章山之铜 2012-06-26 14:08:39

云南斑铜“双耳兽面罐”浑厚大方(图)

    昆明市斑铜厂“双耳兽面罐” 云南斑铜起源于云南青铜器,是对古滇青铜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外在的表现上,两者从铸造工艺和艺术造型上可以清楚看到之间的脉络相承。 古滇青铜文化,在云南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全文]

云南 | 斑铜 | 双耳兽面罐 2012-06-26 14:05:45

洛阳一11岁小男孩能识百种青铜器

    毛公鼎、兽面纹方鼎、大克鼎、卧虎立耳扁足鼎……单听这些名字,许多人可能就会觉得头大,更别说它们到底长啥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这些在11岁小男孩关键的眼里,却是小菜一碟儿。 9日,在市博物馆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全文]

11岁小男孩 | 青铜器 2012-06-12 15:41:32

岫岩玉雕仿古青铜器制作工艺获国家专利

    李世波和他的玉雕仿古青铜器双羊尊 经过6年的苦苦探索和等待,日前,岫岩中华古典玉器研究所所长李世波终于等来了“玉雕仿古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专利证书。他说:“虽然此前注册了商标,还有十几个玉雕仿古青铜器的外…[全文]

岫岩玉雕 | 仿古青铜器 | 国家专利 2012-06-12 15:16:24

湖南青铜文化博物馆7月开建

    湖南青铜文化博物馆效果图 9日是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宁乡县文物局透露,备受关注的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一期建设将在下个月动工,明年下半年青铜博物馆就将开门纳客,市民将到那里去领略中国青铜文化的魅力。炭河里遗址位于距宁乡县城约50公里的…[全文]

湖南 | 青铜文化博物馆 2012-06-12 15:09:11

天子用九鼎引申为"一言九鼎" 赏青铜器悟成语故事

    青铜器中的“鼎” “一言九鼎”、“加官进爵”、“觥筹交错”、“钟鸣鼎食”……这些成语其实由青铜…[全文]

九鼎 | "一言九鼎" | 青铜器 2012-06-12 15:02:2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