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平底银罐 素面圈足银罐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唐代不少皇帝和贵族热衷于服食丹药,也许能与一些器物联系起来。何家村遗宝中有素面平底银罐、素面圈足银罐…[全文]
精湛工艺制作,两面满错银饰,通体可见卧虎、盘龙等花纹,文物保存完整国内罕见。昨天下午,邗江警方将历时一年半追回的“汉代青铜环首刀”移交至扬州市考古部门,考古专家也揭开了这件价值连城文物的神秘面纱,这件“汉…[全文]
战国错金银青铜带钩。 错金银青铜带钩,是古代青铜器中使用级别较高且工艺较精湛的一种器型。在本期“每周一宝”栏目中,介绍的正是一套战国晚期至汉代早期的青铜带钩,这种战国错金银青铜带钩传世稀少,堪称难得一见之宝。 …[全文]
民警来回4000公里追回被盗大钟 一口250年的古钟,在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糯谷田村委会院子里放置了十余年,却突然不翼而飞,村民议论纷纷。民警接警后,赶往千里之外的湖南,来回4000公里,于12月17日追回了被盗的文物。为免再生…[全文]
错版古钱币正面 12月20日消息 在昨天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举办的首届民间藏品品鉴赏活动中,呼图壁县一名藏友收藏的清乾隆错版古币现身,吸引了自治区及昌吉州古币鉴定专家的目光。 这枚清乾隆年间的错版古币是一枚新疆红钱,它的正面与…[全文]
杨传耕手捧的就是上海藏家冯先生从日本藏家千石唯斯手上买来的价值3500万元的那面直径21.8厘米的唐代“海兽葡萄纹镜”。 杨传耕收藏的“日有熹”草叶纹镜。 与杨…[全文]
12月18日,福建建瓯市旅游局局长、方志委主任赖少波,民俗专家吴雪灏应小桥镇政府邀请,在小桥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为小桥镇党委、政府领导,镇各委办干部,各村主干和文化协管员近百人作建瓯市小桥镇历史文化知识专题讲座。 民俗专家吴雪灏,以独特的…[全文]
夏商时期,皖江南岸先民如何采矿、炼铜?日前,我省考古部门邀请北大专家,对铜陵师姑墩遗址文物进行科学检测和鉴定,这一问题或将得到答案。 师姑墩遗址是皖江南岸首次发现的夏商时期遗址,在这里发现的陶范(陶质铸铜模具)等珍贵文物,也被认为是我国考…[全文]
复制的清乾隆铜钟 浑厚的钟声,在南钢的厂房里传出来。昨天,为拉萨关帝庙复制的“清乾隆铜钟”起运拉萨。 “清乾隆铜钟原件已经200多岁,敲不响了。为了保护文物,我们决定对它进行入库修缮。复制的铜…[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