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古墓中出土的齐国酒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 齐国牺尊酒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2 汲酒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3 蒜口壶酒器

临淄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都城。齐国是当时著名的“国际都市”,这里经济发达,民风淳厚,从国君到平民百姓,皆好饮酒,故当时齐国的青铜酒器制作工艺,也是领先时代潮流,从近年来出土的一批酒器,足可看出当时齐国青铜铸造业的发达和国人尚酒的习俗。

比较著名的酒器首推战国时期金银错镶嵌铜牺尊(图1)。临淄商王村出土,高28.6厘米,长46.5厘米,重6.5千克,仿牛形,筋骨坚实,肌肉健硕,头顶及双耳间镶嵌绿松石,眼球饰以墨精石,全身镶银丝,组成菱形图案,纹理间以绿松石和孔雀石镶饰,盖为一扁嘴长颈禽,禽颈反折,巧成半环形盖纽,羽翎以孔雀石铺填,玲珑剔透,珍贵秀丽,是全国文物之精品,整体造型有牛之壮而更显聪慧、灵动,被称为“国宝牺尊”。

汲酒器(图2):1992年闻韶街道办事处商王村战国墓出土。形如荷蕾的球形器,柄外表为四节竹节形,上、下各饰一周箍状纹,柄端封闭并饰龙首衔环,球形器表饰含苞待放的荷纹。在龙首之下第二竹节处有一长方孔,球形器底部中央有一圆孔,两孔相互贯通。通高65.4厘米,柄外径1.4厘米,内径0.8厘米,球形器腹径7.2厘米,底径3.6厘米。

蒜口壶酒器(图3):1992年出土于临淄商王村西,器高35厘米,腹径30厘米,造型精巧的蒜头状酒器,小口细长颈,鼓腹下垂,小圈足,有鼓形盖,上有环形钮,口部为莲花瓣状,腹内两侧各一个铺首衔环。

这三件青铜酒器用途各异,造型各有千秋,精湛的技艺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青铜铸造业的发达和古齐国的“泱泱大国”之风范!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