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普”发现中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最多 在距今4000年左右,活动于辽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不再只是石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这样,古朴庄…[全文]
作为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玩收藏品,青铜器以其雄浑的造型、华丽的纹饰、精良的铸造以及高深的创意,在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史上独具特色,同时也是众多古玩收藏家们青睐的藏品之一。 青铜器的分类方法很多,较为流行的是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全文]
墨盒是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文具之一。在清朝中后期,直至解放后还一直流行这一种用铜皮所制成的墨盒。墨盒的上边一面常常会刻一些名人字画或是吉祥图案。当然,岁朝清供这种人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图案肯定是少不了的。就连一同是文具的铜镇纸也会刻画上这类…[全文]
收藏古玩多年,家里有不少古玩都是捡漏而来,想起那些捡漏的故事无不让我得意,其中一件精致的清代铜壶就是我在家门口捡漏到的,也是我比较得意的藏品之一。这把铜壶为白铜打造,高为20cm,宽22 cm,底径8 cm,满工瓜棱刻花,其花纹流畅精美,工…[全文]
宋代亚字形花卉镜。 明代由日本传入中国的铜镜。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每天对起镜子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但在玻璃镜出现之前,镜子是用铜造的,准确地说,是青铜镜。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青铜镜,经历了…[全文]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全文]
国博探宝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商末周初的青铜钺。这件铜钺体形巨大,厚重精美。器形为扁方形,方内的肩部有两方形穿,微弧形刃,刃部宽大。器身两面透雕张口怒目的人面形,眉、目、鼻、耳均突起,粗眉呈绳索状,双目圆睁,鼻下有小双孔,口微下凹,…[全文]
权,不过一秤砣耳。《汉书·律历志》称:“权者,株、两、斤、钧、石也”,《孟子·梁惠王上》也说:“权,然后知轻重。”这里衍生出权衡、权利、权力、权时、权威、权柄、权贵,甚至权…[全文]
天津人素有集古之风,而天津又是孕育大收藏家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之后,众多社会收藏名家纷纷“献宝”于国家,天津博物馆因而得以收藏到如敦煌遗书等重量级文物。 从本期开始,本版联合天津博物馆推出专栏,介绍天津博物馆最为珍贵…[全文]
沈从文是中国文坛的“乡土文学之父”,12月28日恰逢沈从文先生诞辰108周年,不禁想起他曾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从文的后人张小璋回忆了在沈从文葬礼上的经历,沈从文的骨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