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盘底部的生产年代(上) 瓷盘中的地图表明日本版图中不包括钓鱼岛。(下) 首席记者 田蹊 摄 据兰州晨报报道:9月27日,为了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家住兰州市北滨河路润泽苑的著名收藏家、国家拍卖文物鉴定师王志林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全文]
公元581-618年是隋朝,共37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由于隋文帝推行一系列维护统一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结束了豪强大族分裂割据的战争,使长期处于分裂割据战争中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商品流通,手工艺技术交流扩大…[全文]
景德镇瓷窑始烧于南朝,如今景德镇已创制出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全文]
商代除烧制一般的灰陶器外,还生产一种精美的白陶。白陶是指器物的表面及胎质均呈白色的陶器。经化验,其原料与红陶、黑陶不同,而与制造瓷器的瓷土和高岭土基本相同。商代是中国白陶制作的高度发展,其制作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 《礼记·檀弓》记…[全文]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出现了建筑用的板瓦和筒瓦。瓦当即筒瓦之头,是在筒瓦的窄端加上圆形或半圆形的头。其作用是为了蔽护屋檐,防止风雨的侵蚀,延长筒瓦的寿命;同时遮挡板瓦之间的缝隙…[全文]
秦汉是中国陶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强大的封建帝国建立起来,中西文化艺术交流渠道的沟通,极大地促进了制陶艺术的繁荣,表现题材更加丰富。 秦汉时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器皿的使用最为广泛。各地发现的秦汉陶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全文]
彩陶缸绘鹳鱼石斧纹 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全文]
越窑青瓷不论早期制品和越窑时期制品,在我国享有崇高声誉。在唐代为我国“南青北白”制瓷格局中的“南青”之代表,是唐代六大名窑之冠,晚唐、吴越、宋代早期又是“贡窑”中心地,“秘色瓷”的主要产地,秘色器又是越窑制品中的佼佼者,因此,文物、博物馆和…[全文]
仿制器物的特点 (1) 效仿造型。仿制品中造型大多按照出版的《文物精华》、《国宝大观》等有关照片制作。因此,外观上初看近似者多,由于仿者,不了解造型装饰的主题思想与寓意,仿制中毛病百出。所以在鉴定中,从局部入手,对瓷器制品造型进行…[全文]
玉壶春瓶是瓶式之一。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定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普遍烧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器物。元代南北瓷窑多有烧造。前期器型多承袭宋制,晚期颈部粗短,下腹部肥大,河北保定出上的景德镇窑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方玉壶春瓶十分精美,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