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水文化研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日前,中国水利博物馆召开馆校合作座谈会,来自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采实教育集团、萧山区宁围中心学校等12所大中小学的校长、老师及学生志愿者代表齐聚水博,探讨馆校合作新思路、新模式。 学校代表们集体参观了水利博物馆基本展览陈列,听取了近年来馆校合作、科普教育、志愿服务等开展情...
近日,诸暨应店街镇百姓在当地发现一座古水利工程。经考证,有关专家认为“该工程建于明朝、甚至更早,曾灌溉农田千亩以上,目前工程中有多个堰坝保存完好且仍在使用”。 在应店街镇的五堡畈、留下庄畈等村,记者看到数段明渠、堰坝,其中清水潺潺。这便是当地人所发现的古水利工程中的部分。据当地村民应仲年介绍,这个工程在多个村中穿过,许多百姓家的房子就建在这些沟渠之上。“在我们当地的幸福水库建成以前,这里的农...
12月2日,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18年志愿服务交流会在四川德阳落下帷幕。本次志交会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国家卫健委、中国残联、中志联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项目通过初评入围决赛,经激烈的终赛路演答辩后,中国水利博物馆“水花朵朵开”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
10月27日,全球水博物馆网络代表座谈会在中国水利博物馆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官员、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协调人,以及伊朗、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厄瓜多尔、印度等国家的代表齐聚杭州,根据今年5月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国际会议精神,落实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具体事项,展开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IHP)组织发起,旨在构建世界水博物馆交流协作网络,...
日前,2018年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会议在安徽宿州召开。此次会议以“新时代,新思路——让水利博物馆活起来”为主题,回顾总结联盟成立一年来取得的成果,谋划新时代水利博物馆共同发展思路。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鄂竟平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水利类博物馆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望水利文博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立足当代治水实践,发掘历史治水经验,做好展陈、科普、宣传、教育、研究、保护等...
为向青少年讲述中华治水故事,传递中华治水精神,近日,中国水利博物馆开展主题为“李冰与都江堰”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讲述著名水利人物李冰的治水故事,解读世界文化遗产及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的科学魅力。 活动报名十分火爆,来自杭州市御道学校、杭州市萧山区湘湖小学等学校的三四十名同学率先获得参与机会,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参加研学体验。活动由观看李冰治水故事片、参观都江堰展项、制作都江堰杩槎等环节组成...
2011年1-4月,为配合宁波海曙区南塘河历史街区南郊路甬水桥区域建设工程,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甬水桥东,南郊路西,南塘河东的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与发掘,勘探面积2000平米,发掘面积300平米,发现了古代明州重要水利设施——长春塘。 长春塘遗址位于甬水桥北约20米处,主要由塘体、木桩及古河道等部分组成,近东西走向,底阔上窄,略有收分,发现的塘体部分略呈弧形,南侧略略弧出。已发掘塘...
7月12日,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丰阳村一处水利项目施工工地惊现504枚春秋时期的空首布币,业内人士称这是三门峡市首次一次性出土数量最多、品相最好的古代货币,对中原货币史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月12日下午,位于丰阳村的一处水利项目施工工地上,一辆大型挖掘机在一处距离地面近十米的土崖上挖出了一个小罐子,里面盛放了许多类似古代钱币的东西。“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啥,但感觉像是文物。”施工...
清 纵54.7厘米横114厘米 清朝在山西设有冀宁道,管辖太(太谷县)、汾(汾阳县)、潞(潞城县)、泽(泽州)、辽(辽州)、沁(沁水县)、平(平阳)七府州及各县地方。此敕谕命分守冀宁道官员兼管水利事务驻扎省城,其职责首在抚绥黎民,勤宣德意,约束衙门官吏、胥役,使之恪遵法纪。各监司要做到本源既正,方可表率属员。其次加意修浚城池,积聚粮饷,督缉盗贼。要诫谕各有司“简讼清刑,洁己爱民”。对流...
一批广泛分布在绍兴各地的水利工程,曾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抵御杭州湾大潮的侵袭,改变越人“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越国人口的迅猛增长提供了土地和粮食支持。 那么,这些记载在《越绝书》等典籍文献与各个历史时期地方史中的水利工程,今天是否安在?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俞志慧教授带着学生,又联合一群地方文史专家、绍兴市范蠡研究会会员...
继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打响以后,中国水利博物馆又推出以“家乡的运河 中国的运河”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4月15日,联合萧山日报组织了一场小记者专场活动,26名小记者踊跃参与。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共分为历史小课堂、知识小考验、漕船小工匠三大环节,科普老师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知识预热小课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娓娓讲述了家乡京杭运河的历史由来与基本概况,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与内容引人入...
清 全卷长1018.3厘米、宽32.9厘米 作者: 弘旿 弘旿,清宗室,姓爱新觉罗,字卓亭,号怒斋、醉遇,能诗善画。此画面以玉泉山开始,绘其水流源自西山,聚于昆明湖,流经长河,贯绕京城,于城东南入通惠河、潞河;反映了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北京地区水系分布与水利设施、风景地貌、苑囿城郭等的有关状况。并钤有“石渠宝笈”、“宝笈重编”、“三希堂精鉴玺”等印记。卷末有作者...
为让运河沿线广大青少年参与到保护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中来,中国水利博物馆特别推出了大运河文化研学系列活动,4月10日,中国水利博物馆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共建大运河文化研学基地授牌仪式,正式开启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人大附中80多名师生远道而来、热情参与。 此次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以杭州为首站,以中国水利博物馆为起始,主要考察大运河杭州段、镇江段、扬州段的运河风貌与历史遗存。同学们带着研学...
千百年来,钱塘江海塘抵御潮水侵袭,保卫着沿岸城市与百姓的生活和生产。为向新时代青少年普及钱塘江海塘的历史文化知识,挖掘钱塘江海塘的故事和历史科学价值,中国水利博物馆策划推出了“争做钱塘小专家”青少年海塘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反响热烈。 3月24日,20位浙江少儿电视台中国蓝小记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兴高采烈前来参加研学活动。小记者们跟随科普老师,通过参观感受、专题讲座、故事传说、知识问答...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近年来良渚考古的重大发现,已被整体纳入良渚古城的申遗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功能等重要问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共同建立了“古代水利系统与工程”联合实验室,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月21日晚,研究团队成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晓豹副教授对前期水利专业方面的最新认识做了介绍,并作了题为《良渚文化研究中的第四系地理环境问题》的报告。报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