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合肥市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石桥城西桥,又面临被拆除的危机。去年报道了合肥市保文物城西桥可能因水利工程而被拆除一事后(合肥三国古桥城西桥或因施工被拆文物部门介入调查),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人希望留住历史记忆。但根据最新的设计方案,城西桥仍将被拆,附近另一处市保文物枣树棵城墩遗址,也将可能面临破坏。 事过一年,有消息说又要拆 城西桥位于合肥高新区长宁社区城西桥村,2011年,被合肥市政府...
2007年发现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后,新近又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 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该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证实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具有宫城、王城、外郭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完整都城结构,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结构保存最完整的早期都城系统。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现,均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良渚古城...
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调查发掘现场(资料照片)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天在北京揭晓,“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从25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这是自1991年该评选设立以来,浙江获选的第17个考古项目。 我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2009年以后,以岗公岭水坝的发现为契机,通过调查判断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水利工程遗址 良渚古城水利工程遗址 今天,记者从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研究人员通过良渚古城的长期研究调查,发现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
4月17日,中国水利报社副总编张卫东先生一行3人及浙江省水利厅办、绍兴市水利局、余杭区水利局的水利专家前来考察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 上午,水利专家一行到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听取了研究所工作人员陈明辉关于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工程的考古成果介绍,随后考察了良渚古城大莫角山、北城墙遗址展示点及老虎岭水坝考古发掘现场。下午,继续考察了塘山长堤长庆湖段及毛元岭段、鲤鱼山、梧桐弄、石坞、秋坞...
考察老虎岭水坝遗址发掘现场 3月23日,浙江省水利厅水文化专委会组织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水文局、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钱塘江管理局、绍兴水利局等水利专家一行14人,前来考察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上午,水利专家一行到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听取了赵晔研究员关于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工程的考古成果介绍,随后现场考察了塘山长堤及老虎岭、鲤鱼山考古发掘现场。下午,水利专家在浙江...
3月11至13日在杭州召开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咨询会上,来自全国各地19家科研单位的考古学家、水利史及水利工程研究专家听取了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的考古成果汇报,现场考察了莫角山遗址、北城墙及西城墙遗址及塘山、石坞堤坝遗址及老虎岭、鲤鱼山发掘现场。专家认定,良渚古城西北部和古城北面发现的11条水坝构成的外围水利系统是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大型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的重要发现,开启了史前...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初春新绿,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一步步展露出规模宏大、规划精密的样貌。如今,又一考古发现在业界内外引起震动。 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在良渚古城北面和西面共发现11条水坝,这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超过此前在埃及发现的一处有4000年历...
良渚古城自2007年发现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古城核心区包括莫角山宫殿区、城墙、外郭,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2009年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古城西北部陆续发现10条水坝遗址,它们与古城北面的塘山遗址一道构成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规模相当宏大,其发现大大提升了我们对良渚古城的认识。为论证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性状、功能及其在中华文明、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浙江省文物...
3月15日,一位摄像师在考古现场的探沟中拍摄。 工作人员在考古现场挖掘探沟。 考古学者近日宣布,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郊发现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有约5000年历史。这处水利工程位于余杭区瓶窑镇境内。80年前,在当地的良渚,考古学者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存良渚文化。
连日来,设立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的清河道署的修复工作全面展开,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届时,它将成为我省第一座水利博物馆。 清河道署位于保定市兴华路,清政府设立它目的是监管二府五州(保定、正定二府,易州、赵州、深州、冀州、定州五直隶州)及苑家口以西、北京以南诸河,其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目前,一、二进院主体墙壁替补工作已完成,瓦工、木工等工作正在展开;三进院隐蔽木柱墩接更换已经完成...
自80年前良渚遗址被发现以来,这块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直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惊喜。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玉礼器被发掘,巨型建筑基址被发现;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2009年开始,水坝遗址陆续出土,这也让华夏文明有了同时期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 3月11—13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19家科研单位的考古学、水利史及水利工程研究专家,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邀请,来到...
前天,全国最顶尖的考古专家和水利专家,在杭州聚到了一起。他们是为验证一件事而来,还开了一个会——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论证会。 论证会最后,专家给出了一致的结论: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再次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历史又一次被...
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古城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2009年以后,以岗公岭水坝的发现为契机,采取多种手段对该区域进行长期调查,发现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 为了解坝体结构、获得地层学资料等学术目标,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对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了正式发掘。在发掘进行的同时,与山东...
12月8日,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陈瑶一行到中国水利博物馆调研考察。陈瑶参观了“水利千秋”和“龙施雨沛”两大展区,与博物馆领导、中层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中,陈瑶听取了水博基本情况介绍和近期工作进展的汇报,高度评价了水博的园区规划理念,充分肯定了水博展览陈列、宣传教育、水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绩,特别是展馆中多媒体、声光电的应用在省内博物馆中走在前列。就水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