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6日从“经远舰”考古项目组获悉,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的甲午海战“经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目前告一段落,水下考古清理出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
提尔曼·沃特法(右)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巴考沉船代表文物明景德镇窑酱釉三足香炉。湖南省博物馆供图 5月16日,德国提尔曼·沃特法先生巴考沉船出水文物捐赠仪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今后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是该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德国人提尔曼·沃特法1996年在德国成立水下考古探险打捞公司,先后发现并打捞了鹰潭号沉船、明朝永乐年间的巴...
14日,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162件(套)从海外征集归国的“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水文物,首次向公众开放。 长沙铜官窑始于东汉,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我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新建成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分为7个展厅,展出器类多样的文物1000余件,展现1200多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 馆内展出的文物,最受瞩目的当属“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据...
“再现致远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辽宁省文物局、丹东市政府主办,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丹东市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协办。这是致远舰出水文物首次在全国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从“重整山河——致远舰的水下考古”“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
4月3日,“再现致远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4月6日,记者前往辽宁省博物馆,“触摸”致远舰。 众多参观者前往观展 赴约 当日,沈阳气温骤降。大批参观者迎着呼啸的北风,脚步匆匆地赶往辽宁省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展厅门口的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致远舰撞向敌舰的一幕,触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这段历史太沉重了。”“这仗打得憋屈...
4月3日—5月27日,致远舰出水文物展将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层3号展厅举行。据了解,201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水下考古调查中,意外发现了致远舰的遗骸,并开展了考古打捞工作。展览将为观众搭建起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在重温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缅怀英烈中传承爱国精神。
新华社成都4月13日电(记者陈健、童方)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2016至2017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出水珍贵文物3万余件,其中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取得重大突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13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通报会上表示,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涉及的种类之丰富、时代跨度之大、地域之广,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
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就遭遇冰山沉入大西洋海底,而有关的它的故事百年来流传不息。而沉船上的文物,也成为重要的文化资产。围绕部分出水文物的归属,法国政府和美国普利尔展览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就打起官司来了。 1912年,当时世界最豪华的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处女航中不幸撞到冰山,沉入冰冷的大西洋海底。而泰坦尼克号的故事,百年来流传不息,成为一段段经典的历史述说。而沉船上的遗物,也成...
空中俯瞰江口古镇和沉银考古发掘现场。刘忠俊摄 4月13日,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在当地召开,记者获悉,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历时三个多月,发掘面积2万余平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且初步证实江口沉银遗址为“江口之战”战场遗址。 张献忠江口沉银一直是历史之谜,其沉银地点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在岷江彭山河道陆续发现与张献忠相关的文物,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了线索。2017年1月5日,彭...
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提取出水文物 新华社记者 李 贺 摄 民间传说,明末清初,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兵败四川,曾经把大量金银财宝沉入江底。这个传说是否属实?究竟有多少金银财宝被沉入江底?记者日前从四川省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通气会上获悉,今年1月开始发掘的江口沉银水下遗址目前已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张献忠江口沉银”证...
南海归帆——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展于8月28日至10月30日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展览分“南溟水土留船迹”“海上丝路悬云帆”“沉舟侧畔皆陶瓷”“帆影归处现华光”四个单元,着重展现沉船所处南海的环境、历代海上丝路航线、船舶及航海技术、船货分析组合以及相关的水下考古。 “华光礁I号”南宋古沉船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目前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从1998年到2008年底,这艘沉睡海底8...
500多年前神秘的明朝“木美人”和“南澳1号”明代沉船 国宝“木美人”媲美《蒙娜丽莎》 4月25日,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览文物开箱仪式,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些明代文物的迷人魅力。其中,500年前神秘的明朝“木美人”和“南澳1号”明代沉船出水的酱釉堆塑凤纹六狮系大罐,都有不少精彩故事可讲述。据悉,4月29日起,这些文物将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三个月。 “木美人”留下不解之谜 当...
随着“南澳I号”“南海I号”等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深入开展,广东省博物馆在海洋出水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5年,广东省博物馆获批2015年度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项目——“南澳I号”出水文物保护。在该项目基金的支持下,该馆邀请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史密斯博士(Dr. Smith)和德沃尔夫博士(Dr. Dewolf)两位出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