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提尔曼·沃特法(右)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巴考沉船代表文物明景德镇窑酱釉三足香炉。湖南省博物馆供图

  5月16日,德国提尔曼·沃特法先生巴考沉船出水文物捐赠仪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今后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是该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德国人提尔曼·沃特法1996年在德国成立水下考古探险打捞公司,先后发现并打捞了鹰潭号沉船、明朝永乐年间的巴考号沉船和“黑石号”沉船。同时,沃特法长期与沿海国家合作,致力于水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保护,并通过出水文物发现和利用,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供图

  此次沃特法捐赠的巴考沉船出水陶瓷文物共38件,其中东南亚陶瓷器23件、中国瓷器15件。它们中有釉色明亮润泽、刻花线条清晰的龙泉窑青瓷刻卷草纹碗,有作为日常熏香器具的明代景德镇酱釉香炉,有胎质细白、釉色莹润的景德镇青白釉印花碗,有仿制中国瓷器并结合本土制陶工艺而生产的各类东南亚青瓷罐,有造型独特、给佛教云游僧人盛水用的泰国红陶军持等。

  据介绍,巴考沉船位于印度尼西亚卡里马塔海峡西侧的巴考岛海域。据推测,该船是从中国南部沿海出发的走私商贸船,途经泰国贸易,目的地或是爪哇(印度尼西亚)的港口。依据船上大量的“永乐通宝”铜钱和船身木材的碳14年代测定,该船年代是与郑和下西洋同时代的15世纪早期。这批沉船陶瓷器,是明代初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见证物,也彰显了15世纪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