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0日,第二届全国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现场实习阶段开学典礼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 本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协办。参加培训的16名学员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11个 沿海省市博物馆、考古所及相关的出水文物保护单位。本次培训为期五个月,包括两个月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三个月的现场实习。前期的理论实习阶段已于7~9月在 中...
负责“南澳Ⅰ号”打捞任务的“南天顺”号打捞船20日离开汕头市南澳县“三点金”海域,今年6月4日开始的“南澳Ⅰ号”第三轮打捞宣告结束。记者从考古队采访了解到,古沉船将暂时原址保存。 到目前为止,“南澳Ⅰ号”共出水文物近3万件。“南澳Ⅰ号”考古队队长崔勇介绍,今年的考古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文物基本清理完,船的结构也基本确认。发掘出的船载货物中,瓷器最多,其次是陶器、铁器、铜器、锡器等,还有不少于4...
法制网广州9月20日电 记者 邓新建 通讯员 林春伟 蔡敏 今天是“南天顺”打捞船在明朝万历年间沉船海域“南澳Ⅰ号”作业的最后一天,明天,顺利完成2012年打捞任务的“南天顺”打捞船将满载文物,在汕头市边防支队官兵的护送下返回广州。截至目前,“南澳Ⅰ号”共出水文物近3万件,广东汕头边防支队的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将继续守护暂原址保存的古沉船。 上午10时许,记者登上了“南天顺”,考古队员们正在做收...
记者从宁波市宣传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已发掘出水各类文物554件,其中65件为今年新出水文物. 据了解,截至6月27日,考古队共派员潜水工作251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12000分钟,基本完成了“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40平方米范围的揭露清理。 发掘过程中共出水各类文物标本65件...
根据宁波象山渔山考古发掘现场发回的消息,“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6月4日正式进入潜水发掘阶段以来,截至6月17日,水下考古工作队共派员潜水工作18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8500分钟,完成纵横基线、水下探方、水上-水下通话扬声系统、水下监控摄像系统、水下照明灯阵等的布设,基本完成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20平方米范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共出水各类文物标本29件,其中青花瓷22件、五彩碗4件、陶缸...
根据象山渔山考古发掘现场发回的消息,“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号沉船”6月4日正式进入潜水发掘阶段以来,截至6月17日,水下考古工作队共派员潜水工作18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8500分钟,完成纵横基线、水下探方、水上-水下通话扬声系统、水下监控摄像系统、水下照明灯阵等的布设,基本完成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20平方米范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共出水各类文物标本29...
出水文物登记 水下测绘 水下的石板材 记者今天获悉,“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自正式进入潜水发掘阶段以来,截至6月17日,水下考古工作队共派员潜水工作18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8500分钟,完成纵横基线、水下探方、水上—水下通话扬声系统、水下监控摄像系统、水下照明灯阵等布设,基本完成了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
今年是一代名舰“中山舰”下水百年。记者昨日从文化部门获悉,中山舰上出水的57件文物,5月10日将首次在福州展出,展出持续到7月9日,地点选在林则徐纪念馆,市民可免费参观。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该舰更名为“中山舰”。“中山舰”与福州渊源颇深,1938年“中山舰...
西沙北礁出水的明代小碗 “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的出水展品石杵 “华光礁 号沉船特展”区内,展出的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 正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一次性集中展示西沙水下文物259件。 这259件具有明确地理坐标的出水文物,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259个清晰...
西沙北礁出水的明代小碗“华光礁 号沉船特展”区内,展出的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正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一次性集中展示西沙水下文物259件。这259件具有明确地理坐标的出水文物,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259个清晰的见证物,它们以无可辩驳的真实存在,告诉人们海上丝路上曾经的繁盛,以及海南岛是海上...
福州平潭碗礁一号出水文物,远赴新疆展出。近日,由福州市博物馆与新疆昌吉州奇台县文体局主办的联展在新疆奇台县博物馆开幕,展出的都是从福州“远渡”而去的71件具有东南地方特色的馆藏精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独有的平潭碗礁一号出水文物也在赴展之列,其中包括清漳窑鱼篓尊、清康熙青花折枝花卉纹深腹杯和青釉葫芦瓶。 “这些宝贝从水里打捞起来,到西南边陲大漠展出,很有...
图为:中山舰博物馆建筑造型犹如破水而出的中山舰。 图为:汉口赞育汽水厂生产的汽水 在中山舰出水处、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水域,一艘新的“中山舰”将于今年10月扬帆起航,它就是中山舰博物馆。记者从该馆获悉,5000余件中山舰出水文物已于近日搬进“新家”,馆内基本陈列布展工作也已结束。昨日,记者提前来到中山舰博物馆探秘,以让读者先睹为快。 馆舰合一 ...
记者18日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了解到,明代沉船“南澳Ⅰ号”第二阶段考古发掘工作已于近日结束,共打捞出水青花瓷等文物近万件。 据“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领队崔勇介绍,自今年4月正式启动“南澳Ⅰ号”第二阶段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来,水下考古队共新发现4个舱位,目前“南澳Ⅰ号”已被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