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冯骥才委员就文化遗产保护提出自己的见解。 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全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今晚传媒集团高级文化顾问冯骥才,今天上午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加强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落实对古村落的文化保护,从文化层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古村落数量“缩水”快 冯骥才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今年的《政府...
高大魁梧的身材,目光炯炯有神。谈话间,声音沉着而有力。3月4日,在政协分组讨论的间隙,冯骥才委员接受记者采访,一谈起两会,便滔滔不绝。 1983年就当选为政协委员的冯骥才,对两会有着特殊的感情:“28年了,两会已发生很多变化,比如会期从最初的17天缩短为12天,再缩短为现在的10天。28年了,我参加两会时间总和已超过一年。” 作为著名作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冯骥才在两会上...
“中国剪纸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你知道吗?”“中国书法是什么时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非遗’保护究竟是谁在保护?在哪里保护?用什么方法保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抛出了连珠炮似的提问。 自2006年起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以来,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
今天(27日),全国政协常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专家学者不能当文化舞台下的观众,而要做发现病灶的医生。 在今天召开的中国民协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暨2011年度工作会上,冯骥才发表即席讲话。对于本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通过,他表示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非遗法》首次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
中新社天津2月26日电 (田齐 辛文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2月25日表决通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 26日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称,《非遗法》的颁布实施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冯骥才指出,《非遗法》首次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使非物质...
(记者 周玮)《冯骥才画集》首发式15日在京举行。这部设计编印精美的大画集,遴选了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近20年来绘画作品的精华。 熟悉冯骥才的读者知道,他在从事写作前,在津门有过15载职业绘画的经历,也因此他后来的写作常常运用画家特有的视觉思维。冯骥才将他的绘画分做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摹制宋代北宗诸大家画作,钻研古人的画理画技;后一阶段始于1990年,放慢写作,静心...
冯骥才 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当今的文化遗产观 不仅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还要站在明天看现在,...
我们不担心“年”本身,而是担心满含先民智慧与情感的“年文化”会丢失记者:辞旧岁,迎新春。春节将至,我们一边欢喜,一边担忧:春节是不是式微了,年味怎么会变淡了……为什么“年”对我们如此重要,它仅仅是个节日吗?冯骥才:其实静下心想一想,国人对“年”的感情并没有淡薄,淡化的只是今天...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30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仪式上说,中国民间口头文学是最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消失。当务之急,就是把如此庞大的文化遗产用数据库的方式保护起来,给古代的文明安一个现代的家。 据冯骥才介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六十年以来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记录、采集的5000余册、8.4亿字的史诗、叙事诗、神话故...
疯狂的铲车 李宏宇/绘 近日,一个可怕的词儿冒出来,叫做“旧村改造”。 说它可怕,一是因为经不住推敲,十分荒谬;二是它的前身——“旧城改造”造成过文化悲剧。我们大地上曾经千姿百态的600多个城市如今变成同一张亮光光又浅薄的面孔,就是“旧城改造”闹起来的。 试想一下,20年前对城市进行“开肠破肚”之...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简要内容:他把21位国家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在开幕式主席台就座,受人尊崇和仰视;他亲自布展、布光,以布置博物馆的方式布置民间艺术展,像挂世界名画那样悬挂他们的作品;他领导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工程,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认定,让我们母亲的文化、生命相传的文化发扬光大。张星马勺艳如花。盛茂林 摄大冯为民艺家拍照。盛茂林 摄大冯观赏胡金龙硖石灯彩。盛茂林 摄大冯、嘉宾和民间艺...
9月27日,第五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在天津海河亲水平台隆重举行。图为民间艺人表演天津传统“皇会”。中新社发 刘晟 摄中新社天津9月28日电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27日下午在此间举行的妈祖文化学术论坛上指出,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妈祖信俗,要从庙会、民间社团、地域性、传承人四方面加以保护。冯骥才说,妈祖文化体现了中...
冯骥才 中国文联副主席核心观点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文化可以拿来赚钱,但不能靠糟蹋文化来赚钱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是那些最驰名、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到名人名著名墓,乃至各类文化遗产等,都在被热热闹闹地重新“打...
冯骥才 中国文联副主席 核心观点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文化可以拿来赚钱,但不能靠糟蹋文化来赚钱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是那些最驰名、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到名人名著名墓,乃至各类文化遗产等,都在被热热闹闹地重新&...
说到当前名人故居的话题,马上想到一个词儿:进退两难。一边是历史巨人的故居被推土机一个个夷平,城市失去了自己这种灵魂性确凿的存在;一边却是一个个名人故居被作为旅游的景点与招牌“开发”出来,亮闪闪推到人们面前。可是,待走进这些重新“打造”的名人故居里,不过是一些老照片,陈年的家具什物,墙上挂着临时搞来的、往往与这些故居主人并无关系的老字画;空洞乏味,没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