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网: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关乎生态和谐性的问题,包括对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古建筑等的保护。如果说把一个古村落整体保护下来,也有人,也有物,会不会有阻碍人们发展现代生活的隐忧。 冯骥才:世界上有很多保护古村落的经验,我上一个月还专门去了丹麦最北方一个奥普斯的地方,那是世界上最早古村落保护的露天博物馆,我去看了一下那个博物馆的做法。欧洲好的古村落是传统文化都在而人类生活一点都不落后,也是非...
冯骥才 徐晓帆摄 “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9月9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众多文化名人前往助阵。前天,冯骥才接受了本报专访,他称要站在明天看现在,对文化保持先觉性。对于那些注重市场的年轻艺术工作者,冯骥才告诫说:“我特别希望对年轻人说一句话面对艺术,背对市场。” 第一驾马车绘画 举办画展答谢恩师 北京画院美术...
图为冯骥才接受本报专访。本报记者徐晓帆摄 “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9月9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众多文化名人前往助阵。前天,冯骥才接受了本报专访,他称要站在明天看现在,对文化保持先觉性。对于那些注重市场的年轻艺术工作者,冯骥才告诫说:“我特别希望对年轻人说一句话面对艺术,背对市场。” 第一驾马车绘画 举办画展...
冯骥才认为,大肆开发古城和古村落旅游已构成对其文化的破坏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形成了形态缤纷、风情各异的古城和古村落文化。但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大肆开发这些古城和古村落搞旅游。对此,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日前批评说,当今古城和古村落的旅游已构成对其文化的破坏。 冯骥才指出,现在的古城和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首先是去找有资本的开发商,然后很多不经过专家论证也不向当地百姓公示,完全按...
编者:七十岁?在《曲江》诗中这样描写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所以七十亦可言不逾矩之年。 中国文物网 (编辑 尉露)昨天上午,“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成就展”在北京画院开幕。在此之前冯骥才还特地精心准备了一场记者见面会,当问到为什么举办此次展览的时候,他称,人到七十,该梳理一下自己...
为提升知名度,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都在热衷打造城市地标,这些地标,或气势恢弘,或外形夺目。但在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看来,城市地标,既不是那些漂亮的“形象工程”,也不是那些绚丽的人造景观,而是能够记录时代,反映城市个性,留存于人们记忆中,有生命、灵魂的独特历史建筑。 “点击率高的景观未必做得了城市地标” 在冯骥才眼中,一个城市的...
今年的端午节因第一次遇小长假,显得格外隆重。“端午节怎么过?”不少人的答案是:“吃粽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不可否认,“吃”文化是我们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方面,作家冯骥才认为,除了“吃”,传统节日还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是吃粽子还是吃外包装...
关于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民间文艺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早年以《一百个人的十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炮打双灯》《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作品蜚声文坛,后逐渐将重心转向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在推动木版年画申遗、抢救皇会、保护古村落等民间文化保护方面贡献巨大。 2004年,作为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发起人,他与赵文瑄共同捐赠注册资金...
为什么仍担忧非遗? 近几年,非遗二字热得烫手。非遗甚至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明星,由国家舞台到“非遗一条街”直到花花绿绿的商品广告,非遗已经随处可见。这并非不对,至少让人们意识到它的存在以及重要。 从社会转型期非遗面临消亡而必须保护的角度看,我们似乎已经建立起一个貌似完整的保护体系。人大通过了《非遗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数量高达七千项...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近日发出呼吁,传统村落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但近年来村落大量消失,其中包括大量的古村落,应该加快古村落名录的出台和对古村落的保护。 村落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包括自然村落、村庄区域等。古村落或者说传统村落,是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具有较长历史的村落。冯骥才一开始便指出,我们的农耕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便是从村庄发展起来的...
冯骥才接受记者采访。(赵晓林摄) 朱家峪村一景 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步伐的加快,大批古村落濒临消亡,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
5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山东省文联共同主办的“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建筑学、艺术学等不同专业领域的近20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共同讨论现代社会语境下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也参加了的论坛,在论坛进行间隙,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冯骥才 中国文联副主席 核心观点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文化可以拿来赚钱,但不能靠糟蹋文化来赚钱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是那些最驰名、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到名人名著名...
冯骥才委员接受记者的采访 一连几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都在为中国文化的保护和战略奔走呼吁。3月5日下午在政协小组讨论会间隙,冯骥才委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介绍说,他今年的提案是建议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机制,以此来约束商业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同时,冯骥才委员也向记者表达了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