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8日从扎鲁特旗旗委宣传部了解到,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日前在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荷叶花嘎查附近又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古墓群。这是继道老杜苏木南宝力皋吐古墓群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据了解,新发现的这处古墓群位于南宝力皋吐古墓群西南方向20多公里处,同属新石器时期墓葬,距今已有5000多年,初步探测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考古专家将其命名为昆都岭古墓群。昆都岭古墓群目前已经试探性发掘1000多...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日前在云南罗平地区发现了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落,该群落生物多样性、化石保存的完整性举世罕见,堪称中国珍稀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化石库。该生物群产出时代距今约二点三九亿年,与著名的中国贵州盘县动物群时代相当。这是云南继发现澄江帽天山动物群化石之后又一重大化石群发现。 据了解,罗平生物群中目前已发现的脊椎动物中以鱼类最为繁盛,大部分鱼类化石为新属种。化石多顺层面分布,标本保...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穴进行清理发掘 在抓捕盗墓分子的时候,沂南县文物部门偶然发现了位于砖埠镇的一片东汉墓葬群,经过上级部门批准,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科学挖掘,目前包括7件釉陶壶在内的大量文物已经被发掘出来。 抓捕盗墓者发现古墓 沂南砖埠镇是智圣诸葛亮的故里。9日中午在墓葬发掘现场,两座完整的古墓已经重现天日,两座墓葬占地七八十平方米,深有一米多,考古人员正在较大的一个墓室中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青...
出土的黑皮陶是典型的商时期文物。 考古学家在麻祖岗挖掘出大量商文物。 麻祖岗遗址改变了顺德的历史。 贝丘文化遗址2号坑是此次出土文物最多的一个坑。(来源:佛山日报) ●顺德龙江左滩麻祖岗发现商周时期文物 当地历史或前推1000年 ●同时将3500多年前珠三角商文化圈的版图向西扩至顺德 昨日,顺德龙江一尘封千年的文化遗址揭开其神秘面纱。考古人员在当地左滩村麻祖岗附近,采...
新晚报 杨锐 两件罕见古代人头骨在哈尔滨被发现。经过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测试,这两件人头骨的主人分别生活在54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2007年7月底,黑龙江省肇东市市民张树海在松花江哈尔滨段太平庄附近挖沙时,先后两次在水下15米处挖出两件人类头骨。张树海见这两个人头骨颜色比较深,与以前见过的猛犸象化石颜色相近,认为可能是文物,于是将其送到哈...
陕西省文物部门近日在位于本省南部的留坝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龛,这一发现填补了陕南隋唐石窟造像的空白。 陕西省文物普查队近日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留坝县武关驿镇武关河村发现一处佛教造像龛,这一造像龛名称为武关河佛教造像龛,造像龛开凿于一块独立的巨石上。巨石为不规则长方体,高220厘米,底边180厘米,厚150厘米。 这座佛龛分别凿于石头的两面,一为尖拱室龛,一为圆拱室龛。尖拱...
道士干尸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渭南市文物局在华县发现汉代——元代大型古栈道遗址以及清代玉泉洞道观坐化道士干尸。这两处重要发现为研究历史上关中与陕南的交通、商贸往来以及研究道教在关中东部的传播及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此泥塑真身的发现,为关中首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国《独立报》10月5日报道,澳大利亚岩画新发现,挑战对土著岛民的旧认识。 澳大利亚北部的阿纳姆地,一直被视为是澳大利亚土著的特殊领地。从15000年前,直到50年前的岩画作品记录了这一地域的生活,更增添了这一区域的特殊魅力。学者们在这一区域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岩画。在古老的哺乳动物——袋狼画像旁边,并置着一些现代文明发明物品的图像,像是汽车、自行车车轮、双翼飞机以及来复枪。还有传教士、船长的肖像...
记者5日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由省考古研究所、孝感市和大悟县博物馆等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在大悟县夏店镇发现一处有7座墓葬组成的明代家族墓葬群。 据介绍,位于大悟县夏店镇松林村曹家河的这处墓葬群,是因高速铁路经过此处、考古工作队在进行文物探查过程中发现的。考古队对其中的一个颇为罕见的“3座连体”砖石墓(如图)进行了挖掘,因年代久远,墓中的棺木已腐烂,只残存由部分石头...
9月28日,华安县文物普查队在丰山镇龙径村发现一对至今保存完整的明代佛塔。 佛塔坐落在九龙江北溪畔,东塔坐东北朝西南,西塔坐北朝南。两塔距离23.8米,底部周长为5.22米,底部、中部结构均为六边形。塔高均为4.4米,为青花石花岗岩经幢式七级结构,塔顶部三面均有浮雕佛像各一樽,神态各异,大小不一。腰部有石鼓、莲花座,有浮雕双狮戏球等图案和花纹。 明代东西佛塔 文物专业人士初步断定,该塔...
河南省汝阳县今年新发现恐龙化石聚集点90处,并新出土一批恐龙化石,其中部分化石可能属于新的恐龙品种。 河南省汝阳县曾于2006年发现过恐龙化石,后经省地质博物馆组织挖掘,在不足5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3种恐龙化石,现已陆续出土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6具,其中在汝阳县刘店乡刘富沟村发掘的“汝阳黄河巨龙”长达18米,肩部高6米,是目前已知亚洲最大的恐龙。在当地发现的“...
生活在7250万年前,头部长角状突起的恐龙新物种 最新恐龙化石研究显示,一支新物种恐龙在7250万年前消失于毁灭性灾难中。这种恐龙外形很独特,头骨后侧分布有小型角状突起,同时,在鼻子和眼睛位置有较大的突起结构。这些突起角状物很可能主要是由角蛋白构成。目前,这种恐龙被命名为“厚鼻恐龙”(Pachyrhinosaurus)。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恐龙古生物学研究主席菲利普...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物站的消息,日前,考古人员在该市磴口县沙金苏木境内发现大规模汉代砖窑遗址。 据了解,这片遗址由3座汉代砖窑遗址组成,每个遗址相隔50米,呈三角形分布。每个砖窑遗址高2米,总占地30多平方米。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遗址已经被沙土掩埋,但据专家分析察看,期间并没有遭到人为破坏。遗址中发掘出花纹汉砖、布纹汉砖、素面青砖等十多个汉代特有的砖窑品种。 据考古人员介绍,...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考古队在“南水北调”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壁画记录了当时的居家生活,内容丰富,场面恢弘。 专家认为,这是宋代壁画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宋代建筑、家具、服饰、陶瓷等具有重要价值。 记者从河北省磁县文物保管所了解到,这座宋代古墓全长8米,直径为3米,深3.5米,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门饰有砖雕,墓室上部为穹隆顶,下部呈...
重庆永川凌阁堂发现的罕见明代彩绘壁画墓的壁画构件近日完成切割,并“搬”进室内进行保护,抢救性修复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重庆永川凌阁堂发现的罕见明代彩绘壁画墓于今年4至5月完成了田野发掘工作,出土的壁画构件经切割后近日“搬”进了室内。但由于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发生改变,质地脆弱的壁画遭到霉菌病害。为此,该所与西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