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盗墓者时遇“惊喜” 沂南发现东汉墓葬群(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穴进行清理发掘

在抓捕盗墓分子的时候,沂南县文物部门偶然发现了位于砖埠镇的一片东汉墓葬群,经过上级部门批准,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科学挖掘,目前包括7件釉陶壶在内的大量文物已经被发掘出来。

抓捕盗墓者发现古墓

沂南砖埠镇是智圣诸葛亮的故里。9日中午在墓葬发掘现场,两座完整的古墓已经重现天日,两座墓葬占地七八十平方米,深有一米多,考古人员正在较大的一个墓室中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青绿色的铜镜、铜钱和白骨非常显眼。

据了解,墓穴是在一次对盗墓分子的抓捕中发现的。9月23日,沂南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田间有泥土被翻掘的痕迹,而且部分翻掘过的泥土被人为用树枝遮盖。文物部门经过勘察得出,应该是盗墓分子在此地进行盗掘。

为防止犯罪分子再次进行违法盗掘,当日晚,文物部门安排人员连夜进入现场进行蹲守。在连续蹲守3天后,25日晚11时,盗墓分子再次出现,文物执法人员会同沂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及当地派出所干警立即对盗墓分子实施抓捕,当场抓住了盗墓分子马某,并经马某供出了另外7名共同参与盗墓的犯罪嫌疑人。

由于墓穴位置已经暴露,沂南县文物部门马上对被盗墓穴进行了保护,并将情况通报了临沂市文物办,向山东省文物部门提出抢救性挖掘申请。27日,省文物部门批准申请后,市考古队和沂南县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立即对两座墓穴展开了抢救性挖掘。

7件釉陶壶重见天日

据正在现场的沂南县文物管理所高本同所长介绍,从墓室结构来看,此次进行抢救性挖掘的两座墓均为夫妻合葬墓,属于常见的砖石结构,砖石上带有汉代特有的菱形纹。西侧的1号墓南北长4.7米,东西宽3.2米,由墓室、前室和后室组成,前室西半部分上方被盗墓分子打开了一个长约1米,宽约70厘米的方形盗洞,因地下水浸入,盗洞内存有大量积水,内侧石壁上的画像清晰可见。

正在清理的东侧2号墓规模相对较大,南北长5.8米,东西宽5米,由墓门、前室、东西侧室和后室组成。经过几天的挖掘,考古人员已经从2号墓的后室中抢救出了7件保存完好的釉陶壶,大量的汉代五铢钱在考古人员的清理下也渐渐显现出来,可以看到,两位墓主人头骨向南躺在墓穴里,经过上千年后,棺材与衣物已经变成黑色的板灰。

墓葬群为东汉家族墓地

在对1号墓进行清理挖掘时,考古人员还意外在南侧发现了第三座墓,这一墓穴的后室已经有部分显露出来,“这片墓地应为东汉的家族墓地,占地约3000平方米,年代距今约2000年”,正在现场挖掘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片墓地的范围非常大,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这片墓地东西长40米,南北长60米,“此次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两座墓穴只是这一家族墓地的一小部分。”

高所长告诉记者,墓穴一般都有拱形的墓顶结构,而挖掘后的2号墓已经没有墓顶,可以推断该墓穴之前已经多次遭盗,1号墓的部分墓顶也被破坏。从墓室结构和墓地规模来看,这片墓地应该属于当时较有地位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此次汉墓的出土,对研究两汉时期的丧葬习俗、文化有着借鉴价值,具有一定的考古和学术价值。

据介绍,在这种结构的墓穴中,前室一般葬有墓穴主人生前使用过的茶具、耳杯、陶灯等器物,东西侧室用来“储备”食物,后室则是停棺的场所。

接下来考古人员将陆续对2号墓的前室、东西侧室和1号墓进行发掘。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