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物价偏高、赌博盛行、乱砍滥伐,是现代社会的一些通病。其实,这种情况古时也有,当时的社会是怎么处理的呢? 湖南省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就发现了古时社会的处理方法:在桃源县发现的一块“村规民约”碑上,对牛肉进行了限价;在隆回瑶乡发现的“石牌律”,明令禁止砍伐树木,正因为如此,美丽的隆回瑶乡现存1000余棵古树,其中一棵1500岁的古树,结出的果...
门楼、雕花、飞檐、斗拱……这些都是清末时期莱州市民居的特色,但是现在的人们很少能见到这些民居特色了。最近,在莱州市的金城镇万家村,考古人员竟然发现了清末时期民居建筑聚集的民居一条街,街上的古民居都呈现鲜明的清末民居特色。 据莱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从前一些讲究的人家,进门照壁上面的青砖必须得是水磨雕花的,门楼则要是红漆彩绘的。民居一条街上的民居历史最短的也在百年历史,都...
日前,阿瓦提县在叶尔羌河流域进行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多处未曾记录的人文遗迹,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遗迹被认为是古代刀郎人的巴扎遗址。 该遗址位于叶尔羌河中下游茂密的原始胡杨林中。普查人员在胡杨林中一片空地上发现了人为砍伐树桩的痕迹,并且采集到一些零碎日用品器物,同时,在空地外围的胡杨林内找到了墓葬以及可能是临时居住场所的遗迹。经过有关专家初步研究推断,这片林间空地就是古代刀郎人进行交易的巴扎遗址...
收藏者张衡举报学者季羡林藏画被盗卖事件成为最近文化界关注的热点,北京大学继日前成立调查组清理核对季老书画藏品后,昨天专门发表声明称:“按照季老的要求,对其收藏正在逐一进行清点登记,目前尚未发现季老藏品外流的情况。” 北大:始终尊重季老意愿 对于张衡亮出的在拍卖市场拍得的季老藏品,北京大学新闻中心称:“根据季老意见,目前某些人手中流传的上款为季羡林的当代字画,...
全南县文化部门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该县陂头镇黄塘村杨溪村黄泥凹山坡上发现一处古瓷窑遗址。3日,经过初步发掘,赣州市博物馆文物专家现场查勘后称,根据窑址出土的窑具和瓷器本身所显示的工艺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该窑址的烧造始于五代,终于宋代,烧造时间延续上百年。该瓷窑遗址也证明了远在五代时期,客家先民就已经大量南迁至赣南地区。
11月1日上午,灌南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在该县沂河淌内意外发现了一处一万多平方米的唐代遗址。 据文物专家初步考证,遗址是埋在宽100余米、厚约3米的黑土层里,散落着大量的精美瓷片和各种陶制品、古砖瓦残件。这些新发现的陶瓷、砖瓦残件大都是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基本都出自吉州窑、越窑、龙泉窑和汝窑,器型有各类碗、盘、杯、罐、壶等,涵盖了日用瓷、陈设瓷等,瓷器釉色有青花釉、白釉、龙泉釉、...
出席开幕式领导 改革开放以后,陕西文物考古事业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文物考古勘探、考古发掘、资料出版等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考古队伍的自身建设还是学科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30年来,经过全省各地几代考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探索,先后发掘了数千处古遗址和古墓葬,上迄旧时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时期,重要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仅半坡遗址、秦兵马俑坑、汉阳陵陵园、法门寺地宫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
图为发现3000年前最古老希伯莱文字的埃拉古城堡。陈克勤摄 以色列考古学家最近发掘出3000年前大卫王时期古希伯莱文字陶片,比死海古卷圣经早1000年。 希伯来大学考古学家尤素夫·加尔芬克勒教授介绍,他们在耶路撒冷西南30公里的埃拉古城堡遗址发掘出大量陶器等文物,和其他古犹太遗址陶片相似,经碳-14鉴定,其年代为3000年前大卫王时代,比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圣经“死海古卷...
大连的文物点到底有多少?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大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二次会议上获悉,自今年4月1日全市在6个区(市)启动田野调查以来,至今年9月末已完成了32个乡镇(街道)、315个村(社区)的普查工作,共调查登录文物点460处,其中新发现的为210处。 全市的普查工作自去年9月全面启动。进入普查的田野调查阶段后,普查组在对已登记在册的全市135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复查的基础上,新发现一批有价值...
近日,西安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在长安区斗门发现清代家族墓地,墓主张氏,葬于清康熙初年。文物工作者将其登记造册列入长安区新发现的文物点。 张氏为清代望族,祖籍榆林、迁居长安,七世十三人,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朝,除一人为进士外,均为总兵武将,家族墓地分布于长安一带,由南北两墓地构成。 北墓地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一带,1994年曾被盗贼掘墓开棺,墓内文物被洗劫一空。南墓地位于斗门街办中丰...
记者10月31日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从10月11日开始,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继2007年之后,第二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已新发现遗址点26处,其中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必鲁图遗址是此次发现的最大的遗址。 据悉,26个遗址点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遗址点表面...
北张村南戏楼保存基本完好 西安市近日在长安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两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清代戏楼,戏楼上所保留的精美木雕比较罕见。 西安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昨日介绍,在长安区兴隆北张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南、北两座戏楼,南北对称,形制大致相同。两座戏楼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前檐檩下的斗拱雕刻和檐柱上的木雕,这些木雕除了有龙首、凤首外,还有象首,雕刻得栩栩如生。 考古专家称,南北戏楼的形制基本完...
象山石浦镇东门村又发现了一古烽火台遗址。据考证,这一遗址是明初修建的门头山烽火台,也是象山县最早修建的一批海防烽火台之一。这一发现将对研究象山海防文化提供有力的史料证据。 据当地文物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拥有800多公里海岸线的象山,是宁波海防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一个地区。为挖掘这一海防文化遗产,今年2月初以来,象山文保单位组织人员进行了全面普查,发现自象山港口至南堡一线,卫、所、炮台等古代军...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了解到,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过前期田野实地调查,新发现文物点135处,其中青铜峡黄河铁桥、双曲砖拱粮仓等文物点在时代、内涵上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填补了我区文物时代、类别空白。 此次文物普查特别加大工业遗产、乡土遗产、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老字号等新增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并取得较好效果。宁夏境内的第一座黄河铁桥——青铜峡黄河铁桥由原苏联援建,于1959年...
直城门南门道下保存完好的排水涵洞。 ●硫化状建筑遗存记录毁城烈火 ●千年前皇帝专用“驰道”重现世间 日前,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又取得重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在直城门遗址首次揭露出“驰道”遗存,搞清了直城门和西安门的结构,发现了保存十分完美的排水涵洞,同时发掘出土了大量汉代硫化状建筑物遗存。 门道下千年涵道保存完好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