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笔者有幸藏有一个北宋定窑白釉笠式碗,购得时已碎成四块,还好未缺能拼成整器。其口径22厘米,高5.8厘米,底足直径6.2厘米,因覆烧而形成无釉芒口,口沿有六个小花口,底足低矮满施釉,薄胎细结白皙,白釉微泛牙黄色且有泪痕和刷丝纹。器内的划花萱草纹洒脱娴熟,花瓣茎叶的曲线优美正确,一刀划成,毫无迟疑抖擞,若非长年累月千万次地操作,是绝对练不出此种功夫的。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而其余四个名窑皆在釉色和造...
甜白为明永乐朝景德镇窑所创制的半脱胎白瓷。胎质精白,釉水莹润,光照见影,视如冰雪,温其如玉,感觉甜净,故称“甜白”。亦称“填白”,是指器面可填彩绘。永乐甜白分厚、薄两种。器型有盘、碗、瓶、罐、爵、壶、高足杯、盏托、盖豆、花浇、烛台等。传世以梅瓶、盘、碗为多见。以胎薄而有暗花者为杰作,其他大件器属厚胎。甜白瓷的装饰,一部分为素面;另一部分为刻、划花、印花等。图案有缠枝牡丹、缠枝莲、折枝花、瓜果、莲托...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北宋初年的禹县(今河南禹州市)城北门里的钧台。钧窑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艳丽鲜亮的釉色,变幻神奇的窑变,绚丽斑斓的色彩组合,在众多的瓷系中,独树一帜,为世人所青睐和称颂。 钧窑有官、民钧之分。官钧:胎质虽不精细,甚至胎色泛灰,深色者几乎呈褐色,但胎骨坚硬。釉色为多次施釉,因此釉层肥厚,然釉层平静腻润,并时有流淌现象。官钧的釉面常有扭曲纹理,似蚯蚓走泥纹(器心底较...
五代十国 公元907—960年 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这时期,我国东北的契丹人建立了辽朝。辽兴起于五代而与北宋先后亡于金,而金先于南宋亡于蒙古。 五代陶瓷的主要特征为:前期造型较多地沿袭晚唐风格,从五代墓葬出土的器物造型来看,绝大多数沿袭晚唐的风格,保留了唐代的形制。但制作均较前唐更精巧优美,丰富多样。唇口碗因口沿凸出如唇而得名,晚唐时开始出现,其主要器型为:厚唇,口沿外翻,碗壁略呈斜直...
从这只钧窑斗笠碗可以欣赏到著名的“雨过天青”的釉色,并从中看到一只紫蝶在晴空飞舞,使人进入庄子“蝴蝶梦”境,浮想联翩。 斗笠碗盛行于宋、金时代,敞口、斜腹、小底足,倒置像斗笠,其口径18.5厘米,足径4.3厘米,高约5厘米。手工拉坯成型,底厚往上渐薄,器壁有拉坯时形成的轮指痕,圈足旋痕明显,削足不过肩,足端平切,墙厚适中,内墙稍外斜。从此碗口沿小崩口可看到糯而灰色的胎质,圈足黄褐色杂有褐色斑...
有关“香瓷”的文献记载,曾见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载:“香瓷最不易得,有土胎香者,有泥浆香者,有瓷胎香者,有各种香胎者,此人工之香也。然亦稀也之珍也……”又曰:“清初大画家、画坛一代宗师恽寿平有一香瓷碗,能于座间发出香气,故其斋名‘瓯香馆’即指此也,盖宋瓷胎制胎往往杂以香料,历年已久,异香喷溢最为珍罕之品”。由此可见,早在清朝初年尚有香瓷存世,曾被恽寿平收藏,后近三百五十年间则淹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
秦汉时代,凡任公职、吃财政者,通称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别无脱离职务的身份和权益。当时的讲法叫“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近似今人帮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丧生病、任满更替、罢免辞官等各种缘故退休,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即告解除。大体而言,可用“三无”概括: 一曰无退休费,就是无论原先俸禄多少石的官吏,只要离开职位,除非皇帝特诏照顾之外,一律停发俸禄。汉朝俸禄本来就薄,俸额低...
八蛮,据《周礼·尔雅释地疏》中记载,是指我国古代以南的8个国名,即天竺、咳首、焦侥、穿胸、踵、儋耳、狗帜、旁眷。其中天竺,经考证为印度;踵似指越南,其余皆无可考。我国在清康、雍、乾时代,疆土有所扩展,藩属之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此清康熙八蛮进宝青花大碗所绘内容正是当时异域各国来朝进宝的真实写照。 碗径20厘米,高8厘米,里外青花满工绘就。碗内绘有云龙图案,龙四爪,首尾相衔,气势恢弘;碗外壁绘...
洪州窑位于今江西南昌市南郊三十多公里的丰城市境内,唐时那里属于洪州辖区,故称洪州窑。 洪州窑始烧于东汉,盛行于南朝和隋朝,所烧的青瓷虽不如越州青瓷影响深远,但也不乏有精美之器。尤其是它晶莹的釉面,玻璃质感极强;这是其他窑口所不及的。洪州窑青瓷在装饰手法上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和镂空等技法,纹饰以莲瓣为主;器物的类型有碗、壶、罐、盘、杯等,难以忘怀的有博山炉、青瓷灶、鸡首壶等;那些精湛的工艺...
陈玉文明熹宗天启(1621—1627年)共七年。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政权日暮西山,社会动荡,内外战事不断,国力严重衰竭。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十分萧条,因此传世出土制作精致的瓷器相对前几朝要少,大都不带年款。这种造型古拙,工艺粗疏,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晚明瓷器,虽然未被醉心官窑精瓷的国内收藏人士看重,但深受日本古陶器收藏者的青睐。 十几年前,我去苏州,在地摊上发现数只天启红绿彩婴戏纹碗(见图),抑制不住内...
在明清民窑瓷器中,绝大多数都是为满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需要而制作的碗、盘、瓶、罐之类的产品,从质量上说,它们不能同官窑器相比,甚至不能同专为达官贵人生产的民窑高档精品瓷相比,因此在制作工艺上也是简单粗糙,以节约成本。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为了竞争和销路,民窑大路货的产品也在不增加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出现了少量的特殊品种。这些特殊品种尽管没有成为主流产品,但它为我们研究瓷器制作工...
珐琅彩瓷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的前身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后来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珐琅彩瓷烧制成功于康熙晚期间。 珐琅彩的彩料还有“洋为中用”的成分。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有化学成分“硼”,珐琅彩瓷中有;珐琅彩瓷中也含“砷”;康熙前时期的瓷器中黄色为氧...
钧窑为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它在唐代的颜色釉基础上发展而来。唐代窑址设在下白峪,以烧制黑釉、茶叶末釉和褐黄釉为主,胎体相对厚重,器物内壁满釉,外壁只施半釉,器形多为碗、钵、罐。至北宋时期,由于宋徽宗对于钧窑瓷器的推崇,在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用瓷,并诰封“神钧宝瓷”,钧窑自此勃兴。其地域上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几乎遍布北方重要产瓷区,包括临近的临汝、宝丰,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
笔者近日偶得一件珍贵的元代枢府瓷碗,可惜破了一个缺口。这件元代枢府瓷碗高7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5.9 厘米。 器型为敞口、收腹、圈足。碗口径较大,而足径较小;足径约为碗口的三分之一。 胎体厚重为550克,胎质细白,破残处和露胎处放大镜下有一些小气孔。釉色呈卵白色(近似鹅蛋色),釉面失透,光滑滋润。 碗内口沿下一圈不甚清晰的回纹,碗心为一龙纹,龙头因年代远久加上有使用磨痕已...
青海省的都兰县是唐蕃古道的主干线和西行必经的交通要塞,在唐代是西域和中原物资贸易和文化交汇的中心,素有“藏大路”之美称,当地集聚着大量历代的墓葬,这些古老的遗存,见证了盛唐时期唐蕃古道那种无比的繁荣和辉煌。这只盘龙双臂托碗彩陶灯,就是被当地牧民捡拾到的一件随葬冥器,它形状独特,构思巧妙,虽历经千年沧桑,但陶器的表面依然闪耀着艳丽的光泽,足以看出在唐代三江源地域制陶工艺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也是青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