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中国十年消失90万自然村,保护行动刻不容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文物网: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关乎生态和谐性的问题,包括对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古建筑等的保护。如果说把一个古村落整体保护下来,也有人,也有物,会不会有阻碍人们发展现代生活的隐忧。

      冯骥才:世界上有很多保护古村落的经验,我上一个月还专门去了丹麦最北方一个奥普斯的地方,那是世界上最早古村落保护的露天博物馆,我去看了一下那个博物馆的做法。欧洲好的古村落是传统文化都在而人类生活一点都不落后,也是非常先进的。虽然我们国家有一些地方保护得好的古村落都是城里人比较向往的,生活甚至比城里人还现代化,但我们是不是也能达到欧洲那样的境界?现在我可以把实际情况介绍一下:

      第一,古村落基本概念定了。因为“古村落”这个概念有时候有一点模糊,所以就定为“传统村落”。

      第二,经过整体的了解,我们得知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所有的村落包括自然村是370万个。而到了2010年,也就是十年以后,我们村落还剩下261万个,这说明在十年中我们失去了90万个村落,这里有多少是传统村落谁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整个文化粗笔化最大的表现。

      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遗存就是这样粗笔化的状况,这时候如果再不抓紧,我们没有机会了,所以我还在紧急地做这件事情。目前住房建设部做了这个调查以后,从四月份已经做了全国村落普查,现在准备成立全国专家委员会把现在基本查清楚的一万多处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村落拿出来分类,哪些应该保护,反正最起码第一步是应该先别动它,然后怎么保护需要专家分类。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大的事,这是我70岁以后的事,也是我必须做的事,也是和建筑、文化、非遗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共同协力必须做的一件大事情。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