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对察哈尔右翼前旗汉长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房址、亭障类遗迹各一处,出土大量汉代遗物。 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察哈尔右翼前旗文物管理所对汉长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铜五铢钱、铁刀、铁剑、陶罐、陶碗、陶盆、陶瓮以及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据了解,亭障类遗迹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它处于两条汉长城遗迹的中部,平面基本呈方形,边长约10米,...
高唐县固河镇一村庄日前在进行土地改良挖湖蓄水时,挖出一大型古墓。据文物专家鉴定,该古墓为东汉时期墓葬,由于古墓在主人下葬后不久便被破坏,考古人员没有找到墓主人的墓志铭,墓主人身份尚不能确定。不过经过文物专家的努力,墓中还是出土了部分制作精美的陪葬品。 据高唐县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该古墓由甬道、耳室、侧室、前室、后室组成。古墓打开的时候没有发现棺木,估计是下葬后不久就遭遇了盗墓贼,如今已棺木全无,...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临策铁路沿线古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并清理了汉代文化遗址2处及烽火台遗址、古墓群各1处。 这些汉代遗址均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其中巴音毛道遗址、巴音乌拉遗址两处遗址均位于狼山南侧,其中巴音乌拉遗址距汉代鸡鸣塞仅两公里,应与汉长城有密切联系。此次总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出土遗物多为罐、碗等生活实用器,遗址中发现较多的灶,灰坑内多为生活垃圾。据考古人...
12月12日,广西藤县在县城河东区原有机化工厂旧址发现一座古墓,县博物馆考古人员初步判断为东汉南朝时期的墓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墓现场为钛矿场,由于矿场作业需要,长期对山体泥土冲涮,使原来的小山丘只剩下高约12米,宽约5米,长约20米的山体,新发现的古墓就在山体的西面垂直上部。 古墓分前后墓室,墓室呈长方形,长约8.85米,高和宽约2米。墓壁砖为错叠式,砖的宽侧和长侧面各有两三个外圆内...
2007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大渡河畔史前居民的家园——四川汉源县麦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名列其中。 麦坪遗址位于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地处大渡河中游南岸的二、三级台地上,现存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06年至200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约2500平方米。该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属新石器时代,发掘揭露出一处史前大型聚落,共发现房址34座、灰坑10...
汉代夜壶 盘口壶 五连罐 福建南安丰州皇冠山古墓群昨出土一个东汉到三国时期的矮扁形状的盘口壶。连同此前几天的五连罐、夜壶等,专家称这是泉州首次发现的汉代文物,并推测可能是汉人南迁时从中原带来泉州的,说明丰州古墓并不都是六朝时期的,还有更早的。这些文物,有望成为汉代中原人南迁泉州的实物见证。 盘口壶跟之前发现的不一样,显得矮扁。泉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判断它为东汉到三国时期的,年...
1月9日,山东省文物局宣布流失海外14年的北魏石刻菩萨造像回归山东的同时透露:本月中下旬还将公布一个令人惊喜的文物新发现。记者随后多方打探,终于获悉这个新发现的内容,原来是2007年10月在东平县一座汉代墓室中发现一组彩绘壁画。据悉,已运至省博物馆保存的这批珍贵汉代壁画将于近日与泉城市民见面。 据专家介绍,出土彩绘壁画的这座汉墓是目前山东发现的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座壁画墓,它对于研究汉代丧...
省文物局已报请国家文物局,请求派专家组来山东专题研究保护方案 在1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东平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精美壁画,何以如此完整地保存到现在,对于这些精美的壁画又将如何保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极易褪色、发霉、开裂、脱落 稀世彩绘壁画保存难度非常大 此次出土的汉代壁画,已在地下留存了2000多年,能够完整保存下来,跟东平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 这批文...
1月17日,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观察汉代彩色壁画 汉代彩色壁画 汉代彩色壁画中的武士画像 1月17日,工作人员在山东省博物馆恒温恒湿的库房内整理壁画 近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东平县境内的汉代墓葬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一批国内罕见的汉代彩色壁画。这批壁画包括斗鸡、宴饮、舞蹈等场面,反映了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平。这些汉代彩色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
保存完好的蒜头壶 记者昨从荆州市文物部门获悉,去年底谢家桥大型汉墓考古发掘出土的两个精美蒜头壶里,盛装的液体经专家鉴定是水而非酒。 去年11月,考古专家在关沮乡清河村抢救性发掘了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两个盛酒的铜质蒜头壶,因壶盖结绳完好,木塞还封在壶口上,引起广泛关注,而壶里盛装的大量液体,更是引人猜想,有媒体记者甚至称在现场闻到酒味,那么,壶内液体到底是何物? 昨日,荆...
近日,山东东平商城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汉代壁画墓,山东省文物局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赶赴现场会同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组织抢救。 早期彩色壁画对保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必须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否则将难以保证壁画的安全。据此,山东省文物局决定立即将出土壁画运回山东省博物馆,开辟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专用库房进行抢救保护,使珍贵的壁画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妥善的保护。随后责成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东平县文物管理所对...
踏鼓舞图 星云纹和金乌 记者今天从省文物局获悉,一组西汉墓葬精美壁画即将在省城揭开神秘面纱。省文物局将于17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一考古发现。这是继北魏石刻造像回归后,本月又一国宝级文物亮相省城。 记者了解到,这一壁画出自东平县发现的一座汉代古墓。“我曾见过这些壁画,非常精美。本来汉代壁画出土就极少,而像东平出土的这么精美的壁画,全国都非常少见。”某位曾观...
近日,家住务川县洪渡河边的一位老农向媒体称,30多年前,他在河边淘砂时,曾一次挖出数十余公斤箭镞,后来作为废铁卖给废品回收站。 邹回忆,他曾和哥哥将挖到的十余公斤“铁钉钉”背到县城的废品回收站,当作废铁卖掉。几天后,务川自治县文管所的干部找到他,他才知道卖掉的是古代的箭镞,是文物。于是,他带着文管所的人去了河边,但只挖出了十几枚箭镞。 据了解,箭镞是古代弓箭上的R...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人员对一处汉代匈奴时期的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时,发现大量摆放整齐的马、牛、羊等殉牲。 这座墓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汗茂明安联合旗白灵镇西约5公里的石人沟内,因遭到盗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据介绍,墓葬为长方形,东西长约6米,南北宽约7米,地表未见封土痕迹,墓室内填充大量巨型石块。考古人员在墓底北部发现了大量殉牲,有马、牛、羊的头骨约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