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唐帝陵考古大调查 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沿渭河北塬东西一线100余公里,如一串串磨损的珍珠,需要精熟的手艺人重新来发现、打磨、镶嵌。 伫立古城西安,放眼四望,陕西渭河北面的咸阳塬和北山一带自古就是皇家陵区,古墓密布,冢坟森森或与山齐,周、秦、汉、唐等历代墓葬杂沓错置,历尽千载沧桑。多数冢墓因时代久远已莫知归属,有名有姓的也多有待今日考古的佐证。 “江南才子山东汉,陕西黄土埋皇...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日前在襄樊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东周至汉代遗址。 据介绍,该遗址位于襄樊市襄阳区东津镇周寨村后王岗,距离2006年已发掘的东津陈坡古墓约4000米。地表暴露有丰富的陶片,所见陶片以汉代为主,有陶罐、盆、瓮、瓦等,并可见到少量的东周时期的陶器残片。在遗址内土层的断面,可以看到至少有70厘米厚的文化层,并且在汉代文化层下有东周...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受气候和地下水上涨的影响,近日,甘肃西汉酒泉胜迹景区水位不断上升,致使许多古建筑浸泡在水中。 据了解,西汉酒泉胜迹景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天然泉湖占地约5万平方米。园内古树名木,亭台楼阁,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的美誉。 该园林源于西汉的史实,不仅表现了大汉的雄风,而且还融合...
江西靖安县一坑47具棺木发掘现场 江西靖安县出土的狩猎纹织绵 昨天中午11时,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公布。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陵墓群等10大考古项目榜上有名。“今年是‘十大考古’的旺季,入围的23个项目件件精彩,屡屡‘改写’历史,刷新纪录。”...
挖土挖出汉墓 泸州市合江县近日发现一个东汉墓群。经文物专家发掘,目前已初步发现11个墓穴,并出土石马、摇钱树、陶俑、陶棺、陶鸡等大量文物。其中石马是合江汉墓中首次发现的随葬品,同时发现的陶棺也是迄今为止合江汉墓中发现的最完好一具陶棺。 3月底,合江县城少岷路五期工程棉花嘴山工地,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在工地上钻孔、放炮、挖土。工人在挖土过程中发现山腰岩石里出现厚厚的土块,土块里有大石板。合江县文管所...
挖掘现场 农民取土铲出古砖室 2月26日,河北省河间市景和镇双塔村一位名叫郑运海的村民,在村北2000多米处一个大土丘取土时,发现土里有一堆陈年古砖。把砖堆扒开一看,里面竟然有间房子。他立刻打电话给河间市文化局。河间市文化局及文物所的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根据砖的质地和颜色,判定它为汉砖,而且初步推断此处很有可能是一个汉墓遗址。他们随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河间市文保所准备对墓地进行抢救性挖掘...
在文物考古人员长达一个星期的发掘下,3月30日,省城生物园区的一座千年古墓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完全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古墓就在工地的那个角上。”30日上午,在青海威思顿粉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前的一个工地上,几名施工人员一边带路,一边向记者讲述着他们发现古墓时的情况。“大概在一周前,我们在用挖掘机平整地面时,挖掘机突然挖到一块硬东西。”一名男子回忆说,...
近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村发现7座汉代墓葬,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等精美文物。 这7座墓葬位于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村北,距元代小红城遗址仅500米。为配合当地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7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杨星宇介绍,这些汉墓中有土洞墓4座、土洞砖室墓2座、土洞木椁墓1座,其中土洞木椁墓为长约40米、宽约7米的大型双人合葬墓...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大板申村近日发现7座汉代墓葬,出土了陶壶、陶灶、汉“五铢钱”、马头骨等文物。 据了解,大板申村汉墓位于村西北一处高坡地上,面向浑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出7座汉墓。这些汉墓全部为带斜坡式墓道的土洞墓或砖室墓,葬式大部分为单人直肢葬,其中2座为双人合葬墓。汉墓中有3座为砖室墓,墓门外为弧形封砖,墓室内壁砖均为错...
考古工作者展示出土的陶罐 在枣庄滕州市东沙河镇小宫山村南一施工现场,近日发现古墓20余座。 经我省地质考古队工作人员确认,这些古墓均为东汉时期的墓葬,且出自同一家族。目前,在东沙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配合下,考古队工作人员对这些古墓进行了发掘,相继出土了各类青铜器、陶器等随葬物品300余件。据考古队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文物的出土,将对研究我市东汉时期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前天,江宁区滨江开发区地秀路一工地上,发现一处古墓葬,一棺一椁。江宁区博物馆考古专家现场调查后表示,这座古墓是西汉士大夫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该工地。古墓的位置位于工地内一座山头上,漆黑的棺木呈四方形,厚约12厘米。棺木下向外渗出黑水,有一股难闻的怪味。工人猜测,黑水很可能是棺木里的防腐剂。 工人称,发现古墓后,他们立即报了警。民警赶来,也怀疑是古墓葬,便通知了江...
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万水泉镇抢救性挖掘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葬墓,出土陶器、铜镜和铜钱等32件文物。 据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苗润华介绍,近日,万水泉镇一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葬。经文物工作者现场勘察和清理发现,该墓葬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墓葬,共有6个墓室,残存有6座墓棺,墓葬中室放着随葬品。但该墓葬早期被盗挖过,墓内金、银、铜器等文物已被盗走,墓葬内的陶器仍处于原始摆放状态...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物及书画鉴定家、收藏家,书法家,古诗文、碑志写作名家,中国最早的考古学博士之一。 在“博雅”五期、七期的“名家讲古”中,张辛先生把中华玉器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并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前三期玉器质材、形制、纹饰、制工及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发展演变情况。本期,他讲解的是第四期——即秦汉以后的玉器的发展情况...
一位外地游客正在仔细观看明朝把总(军官职名)石碑 清代进士王化行的后人正在介绍王化行的宅第 这是保安镇内残留的明代保安堡土夯城墙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河中游河谷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西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此置军屯垦。如今,在隆务河中游的保安镇及其周边还保留着明代以来的军营、进士府第、把总石碑等遗迹。这些遗址是中央政权千年屯垦戍边的活化石,被誉为“汉鼎孤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