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绵阳市高新区松林坡一建筑工地上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在挖地基时,挖出了大量带有花纹的青砖,绵阳市文物保护专家初步断定是东汉砖拱墓,随后发掘出了极为罕见的人物歌舞图案以及猴子、鹿等动物图案的墓砖。在墓室封门砖内,出土了一枚金簪、饮酒用的金属耳杯、铜带钩及铁剑、铁刀等文物。根据墓的结构和具有明显的北方特色,文物专家分折认为,墓主极有可能是中原调任绵阳的地方官吏。 砖石墓墓主可能从中原来 10月16...
墓碑上的汉画像 墓群发掘现场场景 山东省微山县微山岛乡万庄村村民日前在施工掘土过程中发现一古墓群,截至19日已出土文物百余件。微山县文管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县近年首次出土铜印,同时在西汉古墓中出土青瓷器也极为少见。 19日,记者赶到位于微山岛乡万庄村村北部的发掘现场。在文管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5名村民正在发掘位于墓群西部的一古墓,从墓中挖出的土堆积在墓的南面和西面。据现场的发掘人员...
昨天上午,考古人员对邗江出土的汉墓进行正式发掘。经过一天的考古发掘发现,目前已经发掘结束的两座墓葬均为夫妇合葬墓,共出土了千余枚西汉末期的铜钱。考古人员证实,三座比邻而居的汉墓为家族墓。 两座汉墓均为夫妇合葬 上午8时左右,考古人员开始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开棺发掘时,棺椁内装满了黑泥和水,发掘工作只能慢慢开展。 位于东侧的汉墓经过前天的试发掘,可以完整地看到墓葬的基本情况。该墓是夫妇合葬墓,...
保存完好的大型陶罐 昨天,邗江区方巷镇联合村发掘的西汉晚期墓葬群陆续开棺。考古人员在两个夫妻合葬墓中发现上千枚西汉晚期的铜制五铢钱。据悉,出土如此数量的汉代铜钱比较少见。 上午9时许,考古人员启动开棺程序,两个棺木被陆续打开。由于棺木中有许多积水,考古人员用瓢将积水淘尽,然后又慢慢用手将厚厚的淤泥扒去,几十分钟后,棺底终于尽收眼底。随着考古人员展开清理工作,一件件漆器、陶器、铜器被运上岸。考古...
图为发掘现场和出土的釉陶罐 20日,市文管会考古专家完成了对花果山西侧蛤蟆坑一处墓穴为期两天的发掘,在墓葬的边箱中出土了较大口径的釉陶罐、雕刻精美的木俑及西汉时期的五铢钱。 据在此施工的高先生称,他于18日在挖掘围墙地槽时挖到了这个墓葬的一角,发现其棺木明显年代久远,并且周围有零星被土层石块压碎的瓷器片。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高先生感觉这是个古墓,便立即停止施工,并向花果山乡政府通报这个情况。...
10月11日,位于定襄和五台两县境内的忻阜高速公路文物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出土了众多极有价值的汉唐文物。 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定襄县河边镇滹沱河二级台地青石遗址发掘清理了2000多平方米范围内的古人类遗址,发现了从早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东周、汉代的多层叠压文化层,发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贝饰等器物。同时还发掘出3处保存完好的古人类烧制陶器...
挖地基准备建新房,铲掉小土包,地下惊现大规模古墓群……昨日上午,邛崃市临邛古镇洪川花园附近,一处工地在开挖地基时,推土机挖出了一件精美汉代陶罐及大量陶棺碎片,惊醒了沉睡地下2000余年的古墓群。邛崃市文物局有关领导现场勘查后称,这是邛崃市最近几年发现的最大规模汉代早期古墓群,初步估计有上千平方米,墓主身份高贵。 铲平2米土包惊见汉代“大盘” 昨日...
尚能使用的木耳杯 惟妙惟肖的木马 字迹清楚的木简 专家考证:是我省第二座保护较为完好的汉代古墓 广南县黑支果乡境内发现古物处目前已被考证为“汉代木椁墓”。权威部门人士对记者透露:古墓内出土的众多珍贵文物中,竹简、木雕车马模型、黄釉陶、漆木器耳杯等均为我省首次发现;而此次在广南发现的汉代古墓又极为罕见,它是我省继昆明羊甫头墓之后较为完好的“木椁...
在西湖镇出土的西汉大墓的文物清洗工作仍在进行,昨天,一件漆盒上清晰的文字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为继续揭开墓葬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另据介绍,这个西汉夫妇合葬大墓与甘泉山窑庄2号墓有许多相似之处。考古专家们猜测,墓主董汉很可能是“驸马”。 昨天,在考古队的办公现场,一件清洗出来的漆盒上的文字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件漆盒长31.9厘米,宽11.9厘米,高17.9厘米,出土于墓葬南...
壁画狗 人物 舞者 出土的陶器 考古工作者展开抢救 发现地 12日晚上8时许,东平县汽车站南面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汉代古墓。墓室内有一些陶制陪葬品,更为珍贵的是墓室石壁上的壁画线条清晰、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极具考古价值。 14日上午,记者驱车赶到东平县文物管理所,见到了管理所的张所长和杨副所长。在他们的带领下,记者在一个大院里看到了从古墓运过来的石...
10月11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在位于定襄和五台两县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和古墓葬中,出土了众多极有价值的汉唐文物。 据考古专家介绍,截至10月11日,在定襄县河边镇滹沱河二级台地青石遗址,发掘清理了2000多平方米范围内的古人类遗址,发现了从早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东周、汉代的多层叠压文化层,发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贝饰等器物。同时还发掘出3处保存完好的古人类烧制陶器的窑址,其中...
周涉名刺上的字体是最典型的汉隶 本报9月刊登了《地底水柱“泄”出东晋古墓》一文及系列后续报道后,一些学者就考古专家对南昌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出土的文物和提出的观点,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记者近日专访了南昌科技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著名专家黎传绪,他对“东晋古墓”另有说法,认为该墓是汉墓。 周涉不一定为海昏县骑都尉 黎传绪教授告...
汉阳陵考古新发现将我国花生出现历史由明代提前了1500多年 史书记载,花生是明代从南美洲传入中国的。但最新的考古发现却改变了这一传统观点。记者昨日获悉,经专家确认,汉阳陵陪葬坑出土的花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花生,它把我国花生出现的历史提前了1500多年。 汉阳陵发掘出两座粮库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副馆长王保平表示,汉阳陵已经探明的从葬坑193座,在已发掘和试掘的20多座从葬坑中,有两座从葬坑内...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会同泸州市博物馆和合江县文管所,历时14天连续奋战,四川汉代崖墓群首次规范化、标准化考古行动——合江城郊魏家祠汉墓群考古清理工作接近尾声。10月6日,魏家祠9穴汉墓群中的7座墓穴清理完毕。出土文物中,除2具汉代画像石棺和3具汉代陶棺外,还有大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汉代陶俑、陶鸡、陶猪、陶狗等随葬品,这些汉墓群仿佛是一座活生生的汉代“动物园”! 最大收获 1...
墓内文物可能已被盗空,警方正在展开调查 昨日下午,市民赵先生在韩山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被盗掘的古代墓葬,随即报警。经市考古队初步勘察,判定被盗的这处古代墓葬为西汉时期,盗贼已将墓室打通,估计有价值的文物已被拿走。 古墓一角惊现盗洞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与赵先生取得联系并赶到现场。在赵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沿韩山西坡前行了约500米后才找到了这处古代墓葬。墓葬处于一条山间小道旁的柏树丛中,位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