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男子在肥西一工地挖土方时,无意中拾到一个造型古朴的陶壶,随后附近村民在发现陶壶的地方找到了大型东汉古墓。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抢救性发掘,昨天下午,这座大型的东汉贵族砖石墓已发掘完毕,一些珍贵文物纷纷重见天日。 民工拾古董险成盗墓贼 近日,省城一施工队在肥西县高店乡取土垫路基时,无意中发现土堆中有一壶样东西,挖掘机驾驶员胡某将陶壶带回家收藏起来。 而当地村民却以为胡某私拿国家文物倒卖,于是报警。...
据达州市文管所昨(7)日透露,宣汉罗家坝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的前期发掘已于日前结束,清理了16座战国墓葬,首次发现了船棺痕迹,推测墓葬主人是廪君巴人的后裔。 国家文物局批准罗家坝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目前已经发掘了260平方米。达州市文管所所长马幸辛告诉记者,前期发掘中出土了铜器、陶器300多件,其中铜器150余件,主要包括铜兵器、工具和生活器具等等。“这批铜器和陶器具...
一个汉代古墓群11月6日在新密市发掘完毕,考古专家称,此次发掘对研究我国汉代墓葬形制和陶器、铜器制作工艺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这处古墓群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是村民修建公墓平整土地时发现的。经过7天的努力,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和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500平方米内发掘清理出汉画像砖墓、子卯小砖墓13座,以及陶仓、陶罐、铜盆、铜碗、铜钱等40多件文物价值较高的器物。 这处古墓群初步推断是汉...
古老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的发掘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国内著名高校开始将古合浦港作为考古专业实习的首选。10月28日,在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教授率领下,2005级考古专业师生共18人来到合浦实习。这是合浦继1975年中山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实习以来,迎来的又一次全国重点高校的实习发掘。 汉代,合浦以其毗邻东南亚的独特沿海位置,发展最为抢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在合浦开辟一条通...
在古墓中发掘出的汉代陶器和青铜器 11月5日下午,周至县楼观镇延生观村一村民赵飞犁地时发现一座古墓,遂立即通知村主任并保护好现场,周至县文管所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发掘出汉代釉陶钟、釉陶鼎、釉陶仓、陶灶、铜镜以及五铢钱等文物10余件,这对研究我国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昨天上午,当地相关部门和群众对最先发现这座古墓并积极保护文物的村民赵飞等人冠以“爱心大使R...
保靖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2号墓发掘 2号墓出土的西汉青铜剑 2号墓发掘出的西汉陶鼎 1号墓出土的西汉玉环 近日,笔者从保靖县文物管理局了解到,该县清水坪镇成功发掘西汉古墓。 该墓位于清水坪镇魏家寨村王土田,四座墓同用一个长大38米、宽17米的封土堆,属典型的汉代“家族并穴合葬墓”,是该县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封土堆墓葬,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家寨古城遗...
李国才发现的汉代文物 近日,清远一位朴实的农民面对一堆自己亲手从土中挖出的汉代古董,没有占为己有,而是主动上交国家文物部门。昨日,清远市博物馆作出决定,对村民李国才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有一些贩子听说我找到了宝贝,出高价要买,我知道这些古董是国家的,再穷也不能卖。”村民李国才一家住清城区大塱红旗管理区,近日他上山帮一家电信公司在管理区何屋村岭附近山头挖掘发射塔地基时,...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地处关中平原的三原县新近发现了两百多处新的文物点,其中面积达四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刘李沟唐宋古城遗址,以及四十万平方米的惠家秦汉宫殿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三原县始建于前秦,建县于北魏,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古迹众多,一九八八年文物普查时在此间共发现文物点一百四十九处(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正在进行的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三原的文物点增...
10月28日,衡阳市南岳区考古人员在南岳镇荆田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东汉古墓,目前已出土各类文物20余件。 该墓为青砖单室封顶结构,墓长4.1米,宽2.1米,高2.2米。经文物工作人员连日来精心清理,现已出土古铜器、铁器、陶器等各类文物20余件,其中一面东汉赤帝青铜镜品像完好,尤为珍贵。据文物专家介绍,发掘过程中虽未发现年号铭文,但根据青砖纹式、墓葬形式及随葬器物推测,该墓为东汉中晚期墓葬,距今约有...
近日,绵阳高新区松林坡汉墓的发掘工作取得突破。截至10月29日,考古人员已获两项重大发现:该墓出土的子弹头形制的颜料被认为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绘画蜡笔;近2000年前生产的铁剑剑柄合金出土时仍光亮如新,为东汉冶金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佐证。 10月16日,绵阳某房产公司在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墓并及时上报绵阳市文物局。由于古墓形制为砖室墓(古代中原地区的墓葬形式),且属于防潮水平较高的积炭墓,考古人员认为,...
在本月26日闭幕的“第七届全国连环画交流展示竞卖会”上,一套1985年出版的《通俗前后汉演义》以3900元成交,成为今年连环画拍卖市场中的“标王”。这套连环画共31本,起拍价为200元。
出土文物30多件,青铜剑仍相当锋利 保靖县文物考古人员近日在该县清水坪学校发掘了一组西汉早期大型墓,出土文物30多件。这是保靖县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的汉墓,对研究里耶地区和酉水流域当时的经济和人文历史都有重要价值。 古墓群封土堆直径达38米,共由5座汉墓组成,最大的墓呈正方形,长和宽都是4米,深4.7米,有墓门和斜坡墓道,残留的墓门洞清晰可见。墓壁十分光滑,有夯拍过的痕迹,墓底非常平整。随葬品有...
10月30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受务川洪渡河石垭子电站建设影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于近日展开对务川县大坪汉墓群的抢救性发掘。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李飞介绍,务川县大坪镇汉墓群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在修建一条乡村公路时发现了汉代墓葬和随葬品。后来,村民们又陆续在田地里挖出过青铜器。1982年,务川县大坪镇汉墓群被正式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因为耕地破坏,省...
重钢搬迁区内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大湾湾田墓群发掘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在这个有12座墓葬的墓群中,出土了铜釜、铜钱、陶俑、竹编等140余件随葬品。“我们清理出土的随葬品,倒出一只铜釜中的泥土时,泥土中竟有3个相互叠压的竹篓。”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领队方刚27日说,这3个竹篓出土于一个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中,历经了1800年时光,但竹篾仍有较好韧性。“编制的技术也与现...
昨日,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八组群众在建设公墓平整场地时,意外地挖出了几块汉代空心砖,经郑州市文物研究院和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现场进行勘探,已确认这里是一处汉墓群。 据了解,该处遗址位于新密市西部,绥水支流西岸的一处台地上,经文物勘探,在不足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墓葬10座,其中九座为汉代空心砖墓,一座为宋代砖石墓。根据发现的情况推测,这是一处较大的墓葬区,周围还应该有其他墓葬存在。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