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市文物工作队在马村区一工地同时发现两座东汉时期大型墓葬,并在西侧墓葬中出土多件文物,这些殉葬品足以说明墓主人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昨日9时许,记者在挖掘现场看到,这两座墓葬相距不过10米。据介绍,这种情况在之前的考古挖掘中并不多见,估计其主人属于同一家族。 这两座墓葬大小相近,均约30平方米。造型也无较大区别,均为穹隆顶结构,分为前、后室,前室带左、右耳室。由于年代久远,这两座墓葬均已坍塌...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此间文物专家在位于陕西省东部的潼关县“十二连城”一烽火台旁发现了汉代建筑遗迹,这一重要发现使该遗址多年悬而未决的年代定性有望获得解决。 潼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地带,素有“鸡鸣闻三省”的交通要冲之称。 陕西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家组日前到潼关县野外调查时,在距离R...
据报道5月4日上午,淮安金湖县塔集镇种兔场在挖掘鱼塘时挖出一座古汉墓。 该墓属于东汉时期的一座民间古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棺木已全部腐烂,从墓穴中挖掘出部分陶制品和部分陶制残片,并追回了被群众拿走的文物。目前完好的主要有一个陶制砚台、一个陶制水盂和一个陶罐,对于研究被称为“尧帝故里”的塔集古文化特别是汉代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有过这么多次的盗挖,考古界对茂陵还是较虽然有过这么多次的盗挖,考古界对茂陵还是较为乐观的,一是茂陵修筑了半个多世纪,内部机关重重,很难进去,陪葬品不可能被盗尽;二是早期盗墓,仅看重金银珠宝,一些如经书类的文物、当时人们用的器物并不被看重,还会留在地宫中。 ■经过一年多的野外调查,考古学家们终于搞清了汉武帝陵的整体布局 上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的途中,在西安的西北方向...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近日,我省文物专家深入基层指导文物普查,以过人的专业眼光,在潼关“十二连城”一烽火台旁发现了汉代建筑遗迹,使该遗址多年悬而未决的年代问题获得了解疑的钥匙。 4月27~28日,我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出张在明、徐进、阎毓民、刘彦博等专家组一行,到潼关县检查指导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潼关十二连城是当地著名的文物...
清乾隆紫檀罗汉床 光绪二十五年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 在昨天进行的中国嘉德2008春拍“盛世雅集———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场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以313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率先打破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随后不久,另一件“清乾隆紫檀有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又以3248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再次刷新了中...
近日,由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奚三彩率队的国家文物保护专家组来我市考察。在实地考察双墩汉代墓地和皖西博物馆后,专家组就双墩一号汉墓墓室及“黄肠题凑”紧急保护方案召开了论证会议。 与会代表认为:双墩汉代墓地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文物价值十分重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墓室及“黄肠题凑”由于水涝和泥沙的浸蚀,题凑木面临腐朽、污染、破裂、虫蛀等威...
出土的“铁器三足盆”令发掘人员喜出望外 出土的“五铢钱” 昨日,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16日因雨中断发掘的居巢区苏湾镇境内东汉墓葬进行了继续发掘清理,至昨日下午6时左右,发掘清理基本完成。从该墓葬陆续出土的青铜器来看,该墓葬属于典型东汉时期墓葬,且规格较高。据现场发掘人员介绍,在我市巢北片发现如此较大规模、较高规格的汉代墓葬实属鲜见。...
玉衣片
釉陶仓
玉觽
九鼎
瓦当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秦皇汉武是中国人永远的心结。位于陕西的汉十一陵、唐十八陵,东西一线一百余公里,如一串串磨损的珍珠,需要精熟的手艺人重新来发现、打磨。陕西考古专家日前宣布,经过一年多田野考古,考古学家已完成了汉武帝陵园的全面调查和勘探,考古调查面积近50平方公里,实际勘探面积达15平方公里,首次全面破解了汉武帝的陵园布局之谜。 汉武帝陵———茂陵位于陕西省兴平市...
日前,微山县两城一中的校园内发现一汉墓群,此墓群是该校在建设教学楼的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据悉,当地文物部门已对发现的14座墓穴采取了保护性发掘,共出土鼎、壶、盘、盒、俑等文物20余件。 4月19日下午,记者赶到了微山县两城一中。在发掘现场(如图),记者看到,该学校的教学楼刚开始打地基,工地的东半部分是已被发掘完毕的墓穴,而施工人员在这部分区域也没有继续施工。该校的焦校长介绍,4月2日,他们学校根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