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从汉代遗址出土的瓦当残片(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苑坚摄 全是生活用品 这是座汉代城? 成都平原出土了不少汉代器物,却没找到过大型汉代遗址。令人振奋的是,昨日成都市考古队考古人员向记者透露,在青白江区城厢镇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汉代遗址,它有望在成都改写只见器物不见遗址的遗憾。 目前,考古发掘正在进行,该处汉代遗址有多大规模?能不能找到一座汉城?考古学家希望发掘完毕后能够揭开其谜底。...
从汉代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从汉代水井中出土的井沿花边汉砖 从汉代遗址出土的瓦当残片 3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一处汉代先民生活场所的遗址在成都市青白江区被发现,这处遗址是成都平原少见的原生汉代文化遗存。主要遗迹为500余平方米的汉代遗址,汉代文化堆积层达0.3米至0.8米厚,是成都平原少见的原生汉代文化遗存,可分辨的器形主要有陶釜、陶罐、陶鼎、陶钵、陶缸、...
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昨天进行文物普查时,从大隗镇河屯村西头组村民张全喜家中发现了一块古碑刻,上书“汉太傅衣冠冢”六个字,并由当地群众指认,找到古碑原来所立的墓葬。 嘉庆《密县志》载:“衣冠冢:在大隗镇卓君庙前,相传葬卓君衣冠处。”这位卓君即汉太傅卓茂(?—28年),字子康,原籍南阳郡宛县,曾任密县县令,在密县有史可查的194位县令中,声名最响,《...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4个入围项目日前揭晓,陕西省“西安张家堡汉墓群”和“淳化枣树沟脑遗址”进入决赛圈。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自2007年底开始。专家对参与初评的51个项目进行评议,最终确定24个考古发掘项目入围。专家表示,2007年是考古重大发现相当集中的一年,而陕西...
近日,在京沪高铁枣庄段施工现场,山东枣庄高新区兴仁街道办事处土山附近发现了一处大型古墓群,考古专家初步推断古墓群距今约有两千年,为东汉晚期的墓葬群。
3月14日,中江通济镇土桥村村民举报,有一群外地人在该村挖出一个洞,好奇的村民进洞后发现,里面的石床、石灶等均不是现代的器物。得知此事后,中江文管所干部立即前往查看,经初步鉴定属汉代崖墓。至此,中江发现的汉代崖墓群达4处。 自2002年10月中江崖墓群首次发现东汉彩绘壁画崖墓以来,中江的崖墓群得到了科学的保护,但仍有不法之徒千方百计想从崖墓中获利。土桥村发现的崖墓群经初步查证有十几座墓,其中三座...
汉武帝陵——茂陵,位于陕西省兴平市东9公里的渭北原上。整个陵园园区占地合60万平方米以上,有霍去病、卫青、霍光、李夫人、平阳公主等近30座陪葬墓。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规划”西汉帝陵保护项目的汉武帝茂陵考古调查和勘探目前已完成,勘探面积达十五平方公里,探明了茂陵陵区的基本布局和组成部分,以及文物遗迹的性质、内涵等。 汉武帝茂陵位于陕西省兴...
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日前在北京结束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评审会上,参评的51个考古发掘项目有24项入围,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邙山墓群项目榜上有名,最终评审结果将于今年4月揭晓。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审由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举办,参与初评的发掘项目都是评选活动小组对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的重要...
记者昨日从文物部门获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陕西省有2个项目列入其中,即西安张家堡汉墓群和淳化枣树沟脑遗址的考古发掘。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评审会3月9日在京召开。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负责人以及中国文物报社的相关人员,对2007年度参与初评的51个项目进行评议,最终确定24项考古发掘项目入围。...
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了解到,位于西安北郊的张家堡汉墓群共发掘汉墓440余座,已出土各类文物近3000件。 张家堡汉墓群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村东北,西距汉长安城约2500米,属于西安市北郊汉代墓葬密集区,周边尚存几处大型墓葬封土遗存。为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建设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张家堡汉墓群进行了发掘。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440余座汉代墓葬,共出土陶、铜、铁、铅、玉石、骨等各类文物...
昨日,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东门某建设工地内发现一“汉代遗址”,目前挖出的已知面积约500平方米,堆积层厚度约为40至50米。据了解,此汉代遗址距今约1800年,是近年来成都范围内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不同朝代的古墓7座、汉代古井2口、汉代古窑1座,金耳环、陶器、宋代瓷器、陶钵等大批文物相继出土。到底这个汉代遗址有多大,当时又是什么场所,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发掘...
12日,记者从大邑县有关方面了解到,3天前,该县文管部门在风韩场镇兰田社区发现了10多座1900多年前的汉墓。考古专家们希望通过对它们的整理性挖掘,解开当地的“神秘土墩之谜”。 现场:十多座汉墓重见天日 昨日上午,大邑县文管部门正对汉墓遗存文物进行清理发掘,大量的青色汉代花边砖重见天日,砖缘处的水波纹、菱形纹和联璧纹清晰可辨。经现场测量,出土的汉代花边砖单个重达10...
为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建设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7年对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村东北的张家堡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汉代墓葬440余座,出土陶、铜、铁、铅、玉石、骨等各类文物近3000件。尤为重要的是此次发掘了三座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墓葬,墓葬规格较高,出土了玉衣、铜蒸馏器、大体积的釉陶器等一批珍贵文物,首次在新莽时期墓葬中发现了九鼎组合,为汉代社会生活及汉长安城布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
M110墓葬出土的玉衣片 M115墓葬出土的九鼎 罕见的玉衣、大体积的釉陶器、造型奇特的铜蒸馏器,这些珍贵的文物出土于西安市北郊张家堡汉墓群。为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建设工程,考古人员2007年上半年对墓群进行了发掘,并于昨日公布考古成果。 西安北郊发现汉代墓葬密集区 据介绍,该汉墓群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广场东侧,西距汉长安城约2500米,属于西安市北郊汉代墓葬密集区,周边尚...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对察哈尔右翼前旗汉长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房址、亭障类遗迹各一处,出土大量汉代遗物。 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察哈尔右翼前旗文物管理所对汉长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铜五铢钱、铁刀、铁剑、陶罐、陶碗、陶盆、陶瓮以及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据了解,亭障类遗迹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它处于两条长城遗迹的中部,平面基本呈方形,边长约10米,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